广告
绍兴

新浪浙江>绍兴 >正文

新浪绍兴教育校长会客厅② | 绍兴市少儿艺校校长马士力: 培养新时代的“青藤少年”

2024年07月03日 10:41 商讯 

  教育,是心灵的灌溉,是智慧的传承,更是因爱而伟大的事业。方太厨电与新浪网(微博)绍兴运营中心共同打造#因爱伟大·新浪绍兴教育校长会客厅#栏目,将邀请学校的校长们,分享他们在教育事业中的心得与感悟,探讨当前教育的热点话题,以及对未来教育的展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因爱伟大·新浪绍兴教育校长会客厅#,每一次与教育的邂逅,都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教育的未来,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绍兴市少儿艺校校长马士力绍兴市少儿艺校校长马士力

  Q1:马校长,绍兴少儿艺术学校在课程重构上有哪些关键调整?这些调整如何正面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

  A:我们学校在课程重构上已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调整,基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等指导文件,精心设计了全新的课程方案,并特别推出了“青藤”课程实施方案。作为一所以“书画音舞”为特色的艺术类学校,我们深入挖掘了绍兴本土艺术资源,特别是与明代大艺术家徐渭及其青藤画派的艺术精髓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笔墨青藤,少艺文长”的教育理念。

  “青藤”课程不仅明确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即全面培养学生的“青藤六艺”——琴、棋、书、画、技、乐,还融入了“一条藤径绿,万点墨汁情”的深邃意境,寓意着学生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茁壮成长,充满希望和活力。

  这一调整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课程的实施,我们能够更精准地发现并激发学生的天赋与兴趣,为他们提供更为专业、个性化的艺术培养路径。许多家长和学生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艺术教育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Q2:特色办学如何助力学校长远发展与学生全面成长?绍兴少儿艺术学校如何践行特色办学理念实现育人目标?

  A:绍兴少儿艺术学校以鲜明的艺术特色为核心,致力于通过艺术引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具备新时代特质的“青藤少年”。我们的特色办学不仅聚焦于艺术技能的培养,更强调“五育并举”,其中艺术作为桥梁,有效融合了其他各育,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生态。

  长远来看,我们坚信教育的本质是“成人”先于“成才”,而身心健康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石。通过30多年的实践,我们的2000余名毕业生中无一出现重大心理问题,这充分证明了艺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情感丰富及人格完善方面的独特价值。正如浙江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所揭示的,艺术环境对于心灵的滋养作用显著,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与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正是我们追求的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生动体现。

  Q3: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学校之间常存期望差异,您认为应如何有效缓解这种差异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A:家长与学校在教育孩子时持有不同期望与看法是普遍现象,这源于双方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憧憬与不同视角。家长往往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望,这完全可以理解。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家长可能会遇到挑战,感受到培养过程中的不易,甚至发现某些目标难以实现。

  为有效缓解这种差异,我们建议家长首先调整心态,适度降低期望值。这并非意味着放弃对孩子的期望,而是采用更为实际和渐进的方式。我们应树立“底线思维”,即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作为一切教育目标的基础。在此前提下,家长可以逐步设定更为合理、可达成的目标,确保孩子能在努力中体验到成就感,而非因过高的期望而感到挫败或焦虑。

  通过降低起点、小步快跑的方式,我们不仅能减少家长和孩子的压力与焦虑,还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与自信心。这样,家长与学校就能在共同的目标下携手合作,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支持性的成长环境,助力其全面发展。

  Q4:家校共融如何助力学生成长?绍兴少儿艺术学校在家校沟通上有何独特举措与成功经验?

  A:我们建立了极为精简的沟通机制,旨在打破传统层级壁垒,确保信息畅通无阻。我们鼓励并实现了从班主任、任课教师到学校中层管理人员,乃至校长层面的直接沟通渠道。这种开放式的交流环境,让家长们能迅速反馈意见与建议,同时也便于学校及时响应,共同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具体而言,我们利用多种渠道促进家校互动,如建立家校联系群等,确保信息传达的即时性和广泛性。家长们不仅可以直接与班主任交流孩子的日常表现,还能通过这些渠道与学校管理层保持紧密联系。此外,我们还积极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出谋划策。这种深度的合作与信任,不仅增强了家长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支持度,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坚信“沟通无界限”的原则,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不断优化家校沟通机制,使家校双方能够携手共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和谐、有利的环境。

  Q5:如何规划一个既放松又充实的暑假?作为校长,您对家长和孩子们有何建议?

  A:暑假,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休息与成长并重的宝贵时光。我诚挚地向家长和孩子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助力大家共度一个既轻松愉快又意义深远的假期。

  首先,彻底放松,恢复活力。我坚决反对将暑假视为“弯道超车”的机会,因为孩子们经过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心灵和身体都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家长应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释放压力,重拾活力。

  其次,探索世界,拓宽视野。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趁着暑假,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走出家门,探索祖国乃至世界的美丽风光和多元文化。这样的经历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和阅历,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

  再者,适度学习,巩固提升。虽然暑假是休息的时间,但适度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要忽视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这是对上学期知识的复习和对下学期学习的预热,有助于孩子保持学习的连贯性和积极性。

  一个理想的暑假应该是放松与成长并重的。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合理规划假期生活,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成长和进步。

  Q6:展望未来,您认为教育将如何演变?学校应如何灵活应对这些变革?

  A:教育的核心将始终聚焦于“以人为本”,即尊重并顺应每个人的独特发展规律,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且具备多元能力的个体。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潜能、促进个性成长,而非简单的知识灌输。因此,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追求教育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学校应当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和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具体而言,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实施个性化教学:通过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我们目前推行的走班化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入探索。

  优化课程结构:在保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灵活调整课程时长和安排,为个性化教学腾出更多时间和空间。例如,我们缩短了传统课程的时长,增加了选修课程的种类和数量,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去尝试和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

  强化实践与创新:未来的教育将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例如,我校开设劳动课程以及研学游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