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翔凤翥 积健为雄——谈王国飞先生书法
岁在甲辰,暮春之际,王国飞先生第三本书法集即将付印,邀我赘述数语附上。细赏清样后,深感笔精墨妙、形制俱佳,值得鉴藏推广,故乐为之文。
王国飞先生已近知天命之年,亲近书法三十余载,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的参展和获奖不在少数,举办个展和联展也反响良好,于书艺之途可谓采果颇丰,何以能达此境?自与国飞先生亲道有方、勤耕不辍密不可分。正如泰戈尔所言:天空不曾留下鸟的痕迹,但它已经飞过。谁不曾想,国飞先生犹如雄鹰在茫茫天空中翱翔,这也是他三十余年磨一剑后鹰鸣古越。

一、扎根书艺,壮志凌云。
【家庭熏陶】国飞先生的父亲是民间画师,善画花鸟、走兽、人物;也能写楹联、匾额,闻名乡里。自小的耳濡目染自然会激发兴趣和提升审美,也为以后的道路选择奠定基础。
【发小同好】国飞先生与笔者是近邻发小,笔者年龄稍长两岁,自幼也爱好书画。少年玩伴中常以翰墨丹青为乐者,惟我俩为最。临帖学书、笔会交流至深夜而不知倦。此等爱好在彼时也属难得,且能互勉共进,所谓的童子功便在当时练就。所幸学的路子也正,能以名家书论为引、古人古帖为范,学唐楷魏碑,收效明显。国飞先生志存高远,小学期间便号书房为“凌云斋”,与姓名相联,取一飞冲天之意也。
【艺馆学书】初中时期,国飞先生曾与笔者结伴,暑期赴绍兴古城投醪河沿的原绍兴县群艺馆学书法、国画,开启了接受专业老师指导的系统书法之旅,这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少年而言,也属时尚之举。此阶段热情也高,家与艺馆往返十几里不觉其倦,作品上交也远超老师的定量。
【美专就读】因听从自己内心所好,国飞先生最终选择报读工艺美术专业学校。在三年求学期间,不但重点学书法,也兼顾美术门类,中西绘画、设计等学科均有涉猎。这大大开阔了国飞先生的眼界,也提升了艺术表现技能,有助于各艺术门类的融会贯通,为以后书法作品形式美感的创造和展厅及作品的布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各专业教师的教学特色、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同艺术方向的选择比较,都会引发他内心的思考,这对国飞先生以后书法作品的审美特质和风格形成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锤炼技法,锲而不舍。
技法是否到位,是辨别书法作品专业与否的标识;技法是否高超,是比较书法作品段位高低与否的尺度。社会上流行着诸多的“老干部体”、“江湖体”、“工匠体”为专业人士所诟病,皆因技法不到位所致;信手涂鸦、刻意做作等操作更是丢失了专业书法的“DNA”。许多学书人勤练不辍,但终其一生却没有摸到技法的门,进不了专业的殿堂,令人扼腕叹息。幸哉!国飞先生入门既早,进程也稳。赏读其书法作品,回顾三十余年的从艺之路,对技法的锤炼可谓锲而不舍,进阶清晰。
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云:“学书第一执笔,执笔欲高,低则拘挛。执笔高则臂悬,悬则骨力兼到,字势无限。虽小字,亦不令臂肘着案,方成书法也。”国飞先生熟练地掌握了执笔运腕、悬肘挥毫,其用笔老辣娴熟,露锋、藏锋、逆锋、裹锋并用,顺手拈来,笔至意达。
【“沙”里淘雄】早岁,国飞先生便仰慕沙孟海先生,沙老是中国现代书法大家,书法以碑学为基础,远追汉魏,近取明清,兼精篆、隶、真、行、草诸体。沙老的书作气势磅礴、沉雄茂密、俊朗多姿深深吸引着国飞先生,他购买沙老的作品集,日复一日仔细揣摩,尤以行书一体所学更勤,笔法、字法深得沙老行书斜划紧结之姿、沉雄霸健之气,章法也有沙老字距紧密、行距宽绰之态。这种书风成了国飞先生日后书法作品的大基调。
【近“苏”获精】在不断浸淫沙老书风期间,国飞先生书法体势格局已渐渐打开,但粗率之笔也渐露端倪。笔者曾建议国飞先生在沙老的基础上追根溯源,学苏轼书法。沙老作品集上正好也有临写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写得活泼多姿又精致有韵,正合国飞先生之意,便开始了学苏之旅,直至现在也丝毫不予松懈。因仰慕东坡先生,国飞也仿其名号,而自称“南山居士”。苏轼书法“尚意”,如其诗云:“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虽用墨太丰,而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又“如华岳三峰,卓立参昴,虽造物之炉锤,不自知其妙也”。这种“韵”得益于深厚的苏门家学,文章学问的涵养,所谓“学书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这种书卷之气正是后世书者所缺少、又需孜孜以求之特质。常年临苏帖,得到的不仅仅是文采和道德,予技法而言,笔致精妍雅致又粗细变化、结体横斜紧接又大小错落、章法疏密有致又参差多变,让国飞先生受益良多。尤其是对苏轼尺牍作品的临写,更让他的书作增添了精致和秀美,极好地矫正了随意和粗率,开始显得古雅有韵。
【“简”中取逸】在努力学行书的同时,国飞先生还喜欢临写汉简。汉简出自无名工匠之手,放逸不拘,似为不经意的书写,然而又时时能体现出一种“法度”,这是后世规矩森然、匠气十足的隶书所不具备的。简书用笔大胆率意、任情恣性、天真罄露,结体自然天成、不守故常,将汉字结构中的对称、统一变化、违和虚实、主次长短、宽窄粗细等矛盾对立关系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突出展现了不拘一格的形式美。在过程中,国飞先生不但注意到了放逸不拘,而且特别注重书写的法度。先从规矩入手,再学其活泼飘逸。多年临帖,使国飞先生的隶书既包含了浓重的篆书遗意,具高古风韵;也带有行书意态,兼随意潇洒的色彩。特别是创作放大书写时,又借鉴当代沈定庵、鲍贤伦、何来胜等先生的书风,显得精整中带随意、古朴中见飘逸,构成了国飞先生书法风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亲“赵”得厚】赵之谦乃晚晴绍兴之杰出的书画篆刻家,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是碑派书法最有力的实践者,行书初学颜真卿,后学北碑,用功深厚,是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尤其将魏书之笔法和体势直接运用到行草之中,可谓始创此格,独树一帜。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国飞先生作为山阴后学,也极度崇拜这位乡贤,犹爱其楷书、行书的刚毅不屈和雄浑奇崛。对其大字楷书勤加临摹,增加自己书法的厚重与雄健。同时,又不忘在赵之谦行书上吸收营养,将凝重融于这种飘逸洒脱的行草书之中,极大地提升了行书的浑厚方峻之气。
除了向上述四大名家的潜心钻研,国飞先生还不忘吸收古今大家之优点为己所用。并在主攻行书、隶书的基础上旁涉篆、楷、草,每有少量篆、楷、草作品示人,也均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由于“旁征博采,师古不泥”。国飞先生书法的用笔更加灵动洒脱。可谓“时而露藏兼用,挥洒自如;时而逆裹并发,痛快淋漓”。故而,其用笔之法颇合老子“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之意。

三、追求意趣,上下求索。
【形成禅境】书法艺术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愈加重视作品中的精神境界,意境更是成为书法之道的至高目标。国飞先生在过程中,喜欢阅读佛家经典、修学禅宗。禅宗尤为推崇“外”,从而衍生出“象外之象”“境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意境特征与“有无相生”“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国飞先生在书法创作中十分重视“虚”“实”,不仅注意到笔画之间的协调美观,整个篇幅乃至字与字之间,都做到恰到好处地留白。对应到虚实关系中,有墨处即为“实”,无墨处则为“虚”,虚实结合是书法作品中的分间布白处理,而章法如何巧妙地处理这种虚实关系则成为关键所在。
国飞先生日常爱植兰画兰,以兰养心。他往往把自己的写意兰花和书法作品结合,或扇面、或条幅、或斗方……几笔兰花置于纸角,小字诗文长款列于纸边,其余大片留空,就衍生出“无字处皆成妙境”的审美表达。
【貌合阴阳】国飞先生日常会友喜欢探讨哲学,尤其是谈论阴阳。古代思想家把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书法既象形于自然,就要取法于大自然这种阴阳对立的统一,如虚实、刚柔、动静等。作品如能表现出阳刚与阴柔的关系,使阳刚、阴柔相互交融在一起,能达到“刚柔相济”的完美,这无疑会大大提升书法创作的境界,也即是技近乎道。
国飞先生也爱好诵读宋词,可能源于苏轼之词的壮美豪放,宋词句子有长有短,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国飞先生喜欢以宋词为内容创作书法作品,也曾出过宋词选抄书法作品集,不仅是以词意抒怀,也因词境提升作品气势,更因词的长短句表达书法的节奏感和章法变化。

四、建树风格,不遗余力。
【找准特质】作为书法创作的黄金期,国飞先生不断地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尝试不同的布局和样式、不同的书体流派和风格,体验自己的最大兴趣点、书写手感和表现形式。逐渐回归浓缩到大字行书和隶书,努力磨细节、出精品,能在展赛成绩中更上一层楼,追求未来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挖掘潜力】个人的潜力和优势需要挖掘和发扬,在长期的临池中,与古人不断地“对话”“交流”,从中获取灵感和启发;在日常书法活动中,多多观察书法作品的文字构造、布局、字形结构和线条变化等细节,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理解。在培养自己书写风格的基础上,更重要的,一方面要发现自己在哪个点、哪条线上的可持续发展之处,如果发现不了,就会停止进步而“结壳”;另一方面要发现自己在哪个点、哪条线上的欠缺和不足之处,如果发现不了,就会形成“硬伤”;再一方面要发现自己在哪个点、哪条线上的与众不同之处,如果发现不了,就会淹入大流。由此可见,在高原期要突起、瓶颈期要突破,是每一个书法家极大的难题。国飞先生常在埋首苦练之余抬头思索,也常在师友圈内请教,以期来日扬长避短、有所建树。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真诚地祝福国飞先生艺祺!

中书协会员、高级教师
谢海方
2024年5月于古越镜湖之畔
猜你喜欢
- 【获奖名单公布】“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绍兴市中小学生征集作品
- 评论(0) | 分享06月21号 11:54
- 北海小学新河弄校区318班阮璟乐书法作品
- 评论(0) | 分享06月20号 11:43
- 《我的朋友“阿桃”》
- 评论(0) | 分享06月19号 10:57
- 《神奇的鸡蛋浮起实验》
- 评论(0) | 分享06月19号 10:51
- 让每一分都有意义!“开明·金柯”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暨
- 评论(0) | 分享06月17号 18:05
- 民进绍兴市传媒综合支部开展“莲心周”主题教育学习活动
- 评论(0) | 分享06月17号 18:00
- 遇见好设计|图意设计创始人孙晔亭:以热爱与创意绘就设计新篇章
- 评论(0) | 分享06月13号 18:06
- 绍兴越窑青瓷技艺提升工作坊第二期培训班举行
- 评论(0) | 分享06月13号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