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金融活动中,债务问题有时会给人们带来不小的压力。一些不法分子便瞅准时机,利用人们渴望减轻债务负担的心理,精心设置了“减免债务”的陷阱。不少在银行有贷款或欠款的消费者因缺乏足够警惕,不幸陷入其中,不仅遭受了经济损失,个人信用也受到了损害。

广告

  案例再现

  张先生在银行有一笔尚未还清的贷款,由于近期资金周转困难,还款压力较大。这时,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专业的“债务减免代理机构”工作人员,声称可以帮助张先生减免部分银行债务,只需支付一笔“手续费”。张先生听后心动不已,与对方签订了所谓的“委托协议”,并按照要求支付了高额手续费。随后,该机构让张先生向银行编造虚假的经济困难证明,并进行恶意投诉,要求银行减免债务。银行经过严格审核,发现张先生提供的材料存在问题,拒绝了他的减免请求。

  张先生不仅损失了支付给代理机构的手续费,还因为恶意投诉影响了自己在银行的信用记录。而所谓的“债务减免代理机构”在收到手续费后,对张先生的事情不管不顾,甚至联系不上了。

  风险分析

  “减免债务陷阱”存在多方面风险。首先,这些所谓的代理机构以非法手段操作,编造虚假材料,无法真正减免债务。其次,个人信息在委托过程中极易泄露,代理机构可能会将客户信息出售或用于其他非法活动。再者,客户支付高额手续费后,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服务,造成经济损失。同时,恶意投诉等行为会影响个人在银行的信用记录,对今后的金融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广发银行杭州西湖支行提醒您: 

  遇到债务问题,主动与银行沟通,如实说明情况,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不轻信陌生机构或个人的“减免债务”承诺,不随意签订委托协议和支付费用。

  保护好个人信息,不向不明身份的机构或个人提供虚假材料。

  树立正确的信用意识,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债务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由广发银行杭州分行供稿)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浙江官方微信( v5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