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行丽水青田支行营业部发现一起假冒法院发短信或系诈骗。客户邹先生收到这样一条短信,上面写着户名:霞浦县人民法院,银行卡号以及要求缴纳1000元罚金的备注。收到这条短信后,心存怀疑的邹先生立刻来到了青田支行营业部咨询,该行工作人员看了短信内容后,凭借着敏锐的职业嗅觉和丰富的经验,发现了其中异常,立即告知客户不要转账,这极有可能是一起电信诈骗。随后,工作人员在多个社交平台搜索相关信息发现,不止邹先生一人收到了此类以法院的名义要求转账缴纳罚金的短信。这类短信往往利用人们对司法机关的敬畏心理,通过伪造的短信内容诱导受害者转账或泄露个人信息。

广告

  该行工作人员告知邹先生,假冒法院短信要求缴纳罚金的骗局虽然看似逼真,但只要知识掌握到位,就能大大减小被骗风险,并向邹先生普及了反诈知识,告知其四点识别方法:一是法院通常不会通过短信通知罚金,法院的通知通常以书面形式送达,例如邮寄传票或公告,如果收到此类短信,基本可以判定为诈骗;二是核实短信内容,如果短信中提到“案件编号”或“法院名称”,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如法院官网或电话)进行核实,切勿直接相信短信中的信息;三是警惕陌生链接和账户,短信中的链接可能是钓鱼网站,用于窃取个人信息,法院不会通过链接或者私人账户缴纳费用;四是注意发送短信的号码,诈骗短信的发送号码通常是虚拟号或境外号码,格式不规则,如果发现可疑号码就要提高警惕。

  最后,该行工作人员还提醒邹先生,如下次再遇到此类短信而拿捏不准时,可以到就近银行网点或者公安局去咨询,以免上当受骗。

  中行丽水青田支行营业部 季特安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浙江官方微信( v5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