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经营一家五金加工厂,因疫情影响导致这几年订单锐减,叠加家庭医疗支出、累计负债达160万元。张先生接到自称“某某债务规划中心”的电话,声称可“打包协商所有债务,减免40%本金”,该债务规划中心出示伪造的“银行战略合作单位”证书,承诺分两步帮张先生完成债务减免申请。

广告

  第一步是要求张先生提供个人敏感信息,签订委托协议,并配合拍摄“厂房关闭”视频,伪造法院破产受理通知书;

  第二步是诱导张先生每月2万元货款转入中介控制的第三方账户,制造“无还款能力”假象。

  张先生迫于巨大的还款压力,按照该债务规划中心的教唆进行了操作,并向该债务规划中心支付了高达5万元的服务费。

  7天后,交通银行某网点收到了以非张先生本人预留号码的投诉件,要求银行减免40%本金,并同步提供了伪造的材料和视频。银行第一时间立即启动投诉调查流程。

  首先,与本人联系核实情况。因是非本人投诉,银行第一时间联系张先生预留在银行的手机号码,了解到张先生迫于还款压力,误信债务规划中心是“银行战略合作单位”,已向其支付高额服务费等情况后,确定本次投诉为非法中介代理维权,恶意胁迫银行减免债务。

  其次,实地调查戳破谎言。客户经理突访加工厂,发现设备正常运转,库存价值约80万元,戳破“厂房关停”谎言。

  第三,穿透资金流向。调取第三方支付平台数据,穿透核查证实“货款转入中介账户”实为虚构交易,资金最终流向澳门某赌场账户。  

  最后,技术取证锁定证据。将非法中介恶意投诉,伪造视频材料等危害告知张先生后,张先生主动提供了所有与该债务规划中心工作人员的微信聊天记录,获取教唆伪造证据的语音指令“法院文件找我们美工修改”。

  鉴于张先生实际情况,交通银行根据纾困政策帮助其申请减免相关的逾期罚息;最终,也协助其追回被骗资金7万元。

  对此,交通银行宁波分行提醒广大消费者,牢记以下提示:

  1.所有收费中介皆是骗局。债务重组是权利而非商品,银行不会和第三方中介合作收费办理。

  2.拒绝伪造材料。任何要求伪造经营困难、法院文件的行为均涉嫌违法。

  3.警惕资金转移诱导。切勿将资金转入不明身份的账户,避免资金被挪用。

  4.认准正规渠道沟通。面对债务压力,请通过正规救济渠道,遇可疑情况,请立即联系银行核实。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浙江官方微信( v5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