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是他们的开导解决了我入学时的困惑,鼓励我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我已经从刚开始的不适到现在完全适应且享受大学生活了。”浙江财经大学2024级新生刘伟动情地说。
刘伟刚入校时,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更高的学习要求,略有感到焦虑不安。一切在一次新生心理健康始业教育上,得到了缓解。开学以来,浙江财经大学结合新生始业教育,开展了“知识教育、实验教学、朋辈帮扶、校院联动”为一体的第19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帮助大一新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适应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等多重环境的变迁。

“在新生入学这一适应的关键时期,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始业教育,开展系列心理健康始业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碰撞”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徐晓东表示,学校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环境适应”等主题的讲座和课程,组织“自我探索、积极成长、展望未来”等主题的活动和班会,多形式、多渠道、多方法地开展心理健康始业教育。比如“逐光而行,向阳而生”生命教育主题班会,通过以“生命”为题的班级大讨论,鼓励学生深入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锻造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用心启航,寄信未来’致四年后更好的你”主题活动,通过撰写一封致四年后自己的信的形式,推动学生对未来进行美好憧憬,引导他们确定积极目标,树立美好的人生信念;“朋辈助力,同心同行”新生骨干训练营等朋辈培训,引导新生掌握助人自助的心理调适技巧,为他们的大学及未来人生旅程奠定坚实的心理健康基础。

长期以来,浙江财经大学心理宣传教育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和“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固定开展两次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形成了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朋辈教育与骨干引领、课堂教育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一体两翼”“向阳花”心理育人品牌特色,围绕“心·启程”、“心·护航”、“心·赋能”、“心·体验”四大板块开展各类活动。
该校于2010年整合资源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实验中心”,并成功申报获批成为浙江省内唯一一个心理健康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点”。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形成了“1+2+1+16”的心理健康实验教学体系,不仅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实验教学课程,还组织或招募具有共性心理困惑的学生开展团体实训课程,并在短学期开设主题实训课程,不断扩大实验教学课程的受益面。曾有学生上完《婚恋与人生》这门课程后,是这么评价的:“这是我最喜欢的课程”“抢到这门课如中彩票”等。很多参加“人际”主题的转介实训的学生,刚开始不敢甚至不愿意表达自己,但通过系列辅导下来,最后情况都有所改进,甚至有的学生表示“在这次辅导中交到了最好的朋友”、“以后也还能继续参加辅导就好了”等。
该校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学生中真正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仍占少数,大部分学生是由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问题导致认知偏差,从而引起心理困惑,比起单纯的心理咨询,这类学生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验教学。为此学校于2017年开创性构建了“双向转介”小型团体心理实训辅导模式,目前主要集中开设了“人际”、“情绪”两大主题的对内转介团体实训辅导,每次都会根据学生问题的不同情况进行方案调整,提高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该校设计并推动了一系列以“心”助力的活动。例如,组织开展“情绪管理与压力调节”、“拨开迷雾看真相,谈谈睡眠背后那些事”等主题讲座,以知识讲解结合案例分析的形式,帮助学生探索情绪和睡眠问题的深层原因,从而真正解决健康困扰;设计进行“光影流年,心灵对话”心理电影展播,通过影片生动形象地展示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以第三者的角度审视问题,从而更好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或警示并预防问题;组织进行心理情景剧决赛,以演绎的形式展示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试方法,并由选送剧目的指导老师现场阐述剧目所呈现的心理学意义,从而让参与的学生身临其境地掌握相关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该校还积极推动二级学院建设“一院一品”特色活动项目,通过成果展示评比的形式促进学院形成具有学科和专业特点的院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品牌,如人文学院以“文学疗愈”构建立体化“心理育人”体系,着力打造“思齐”悦读会,通过晨读磨练心智耐力,通过周读聚焦成长诉求,通过月读开展文学疗愈;信智学院的“AI助心,携手同行”朋辈心理辅导大赛等。(通讯员 赵蕾 施周婷 罗倩莹)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