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柯静 章翌

  通讯员 王蕊

  昨日,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再传好消息,第三批1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其中包括8例重型患者以及一位孕27周的孕妇。作为最早一批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的黄先生,也在其中。

  黄先生当时如何被确诊?又是如何被治愈?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浙大一院接诊医生,还原黄先生确诊新冠肺炎的前后。

  武汉回来后 开始发热乏力

  1月14日,黄先生去武汉出差。“那时候,我很关注武汉这场病毒性肺炎的疫情信息,也知道自己去武汉的风险。”

  1月17日,黄先生戴着口罩,回到杭州的家中。刚开始,身体并没有什么不适。“18日开始,我有点乏力,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判断,我还有点低烧。但我没有吃药,怕吃药后,症状被掩盖。”

  之后,症状始终没有任何缓解的黄先生,还是决定去浙大一院做个检测。在浙大一院9号楼的发热门诊,黄先生坐下自述病史,开头的第一句:我从武汉回来,我现在发热乏力……

  入院检查时 气氛陡然紧张

  此时的浙大一院庆春院区,已经对新冠肺炎的情况进行预案设计。

  自从武汉有新冠肺炎病例报道以后,浙大一院就将发热门诊改为发热门诊A区,接诊普通的发热病人;B区,接诊武汉等有流行病学史的病人,医生有专门的通道进入。

  “当时我还在病房忙,接到发热门诊的护士电话,只说了两个要素,一是武汉回来;二是发热,需要接诊。”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胡建华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就赶到了9号楼,护士们已经穿戴上了白色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全副武装等着。

  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在胡建华赶到前,浙大一院已有检验科的医生给黄先生提取了样本,标本的化验已在检验科同时进行。等到胡建华询问完黄先生大致情况后,没过几分钟,诊室门口护士台电话响了,是检验科的回复:“标本呈阳性。”

  声音不大,但在这个安静得有点过分的房间,电话里的声音,清晰传到黄先生这里。

  “当时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谈不上忐忑不安,医生告诉我医院有预案,我就当普通病毒来对待。”黄先生暂时在房间等待,胡建华上报科主任及医院相关部门,然后经市疾控、省疾控复核复检,中途还进行了胸部CT检查,黄先生最终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住院治疗后

  最终转危为安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浙江省诊治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盛吉芳教授回忆黄先生的病情时,还清晰记得当时CT片子——两下肺实变严重,乌云压阵的那种。

  “从我们诊断角度来说,从CT片对于病情进行判断,一是看样态。如果片子是像乌云压阵,那就比较危险;如果像淡薄的瓦片云,那病情会好一点;如果像散状的云,那问题不大。二是看位置。如果炎症在上中位置,病情会好一点;如果是中下位置,往往病情会重一点。”盛吉芳教授说。

  刚刚入住9号楼5楼的黄先生,开始症状不太明显。“生活还能自理,但等到第七天,逐渐呼吸困难,气很急。”

  对于这个早期新冠肺炎病例,浙大一院专家团队的治疗格外慎重,“病人因为从武汉回来,病毒感染程度比较严重,虽然没有到危重,但他的肺部阴影吸收、消散比较慢,排病毒时间特别长。”

  所幸,经过系统的治疗,黄先生开始好转。经过20多天的日日夜夜,黄先生闯关成功。

  “或许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你们的长相,但是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透过那被雾水湿透了的防护镜,我看到的是你们疲惫但又坚定的眼神,给我们传递着无限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在出院前,黄先生拿出了自己准备的感谢信,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

  蓝天如洗,云卷云舒。经过14天的医学隔离后,黄先生就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如果可以,我想和同事并肩,为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战‘疫’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