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但伤痛还在。

  30年前,浙江柯桥柯岩乡一幢房子的杂物间内,一位老太太不幸遇害。这起案子,让柯桥警方牵挂了整整30年。

  今年4月23日深夜,民警从常州押解着凶手回来的路上,民警才松了口气。

  退休老师发现家中遇害

  1991年8月10日上午8点,张先生(化名)夫妇发现妈妈还没到厂里,有些担心。

  张先生是当地企业家,当年算当地“首富“,妈妈在厂里帮助做财务。当天上午,妈妈是早上6点多就出门了。

  去家边上找,有人说看到过老人去了河边,河边还有人说看到一位老太太买了几只碗,后来就没看到了。

  夫妇俩怕老人身体不舒服,又跑去卫生院找,可卫生院也没人,两人又赶到妈妈的老屋,可是屋里也没人。

  张先生心里不安起来。最后,在隔壁的一间堆草料的小房间发现了老母亲。老人脑部受了伤,已经没有了呼吸。

  警方成立专案组,经过勘查,判断张先生妈妈住的房子是案发第一现场。

  张先生的妈妈62岁,是名退休老师,之前在小学教语文,村里有不少她的学生,老人一直与人和善。到底谁会向她下毒手呢?

  从发现死者的地方看,这个地方很隐蔽,对这里不熟悉的人是找不到的,也许是熟人作案?

  一封神秘的敲诈信

  这时,两个多月前的一封敲诈信再次进入民警视线。

  1991年5月22日,张先生曾收到过一封神秘的勒索信。写信人在信中直呼自己名字,让他“投资二到三万元,22日晚9点将现金放在柯岩大佛寺脚下“,还说“请投为感”,落款时间1991年5月20日。

  当时张先生收到信后,就报警了,还准备了现金配合警方一起去了信中说的交易地点,但等了一夜,没人前来。当时大家以为,这只是场恶作剧。

  会不会跟这封信有关?

  张先生这家厂子离妈妈老屋不远,他工厂经营效益也不错,当地不少人在那干活。

  民警推断判断可能是熟人干的,他了解张家经济情况,也对张先生母亲家很熟悉。

  警方对住在周边的数百人进行了排查,发现在杭州打工的戴某有嫌疑,“我们发现他曾在案发前一天来过村里”。

  戴某也是张先生妈妈曾经的学生,案发前,在杭州的油漆店干活,但当民警找到他在杭州的住处时,他人已经不见了,还在他住处发现了一沓信笺纸,信纸上还有些写字的印记。

  后经笔迹鉴定,印记正是前面张老板收到的那封敲诈信所留下的字完全吻合。

  同年8月31日,戴某列入网上逃犯。

  怕自己的丑事被传出去

  他对自己的小学老师下了手

  30年来,戴某悄无声息,柯桥警方一直寻找他。

  绍兴柯桥区公安分局政治处主任黄国兴说,他1999年到公安时,就知道柯桥有这么一个逃犯,“每年遇重大节假日我们都会去追捕”。

  今年4月,警方在江苏发现戴某好像出现了,4月22日,在常州警方的配合下,把戴某抓获。

  如今的戴某用了化名,在常州工地上打工,看起来很衰老。

  他交代说,30年前,自己当时刚订婚,准备结婚了,需要钱,自己又有些欠债。他想到了自己老师的儿子做企业赚了不少钱,就想去敲一笔。可是信寄出后,他又害怕了,担惊受怕了两天,最后没敢去取。

  可是他也不甘心,所以他案发前一天回来,打听到老师平时住儿子家,想到去她家偷点东西,结果老人突然出现。当地民风一直淳朴,“做小偷的事情如果传出去,不仅自己被人要骂,整个家族都要被人看不起”,办案民警说,戴某怕自己的丑事被传出去,所以对自己的小学老师下了毒手。

  柯桥警方所有命案逃犯全部被抓

  至此,柯桥警方所有命案逃犯全部被抓。

  据了解,自2020年2月公安部部署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紧盯“命案必破、积案必清”目标,对历年来的未破命案积案进行研究会诊,推行“一名包案局领导、一个专案班子、一套行动方案、一个抓捕小组”的模式, 以“四必”工作机制为依托,充分运用警务大数据,组织开展深度研判。

  2020年至今,由12名精干警力组成的命案积案攻坚专班,辗转全国28个省市,行程30余万公里,分析各类数据10亿多次,共侦破本地命案积案7起,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并协助破案外地命案积案3起,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累计抓获命案积案逃犯13人。 

  首席记者 杨丽

  通讯员 朱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