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凤凰小学创建于2017年8月,学校秉承“有滋有味”的办学理念,围绕“促进人格健康和谐发展,为每一个五彩的生命奠基”的办学宗旨,以“诚.毅.博.正”为校训。学校坚持“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办国际水准的学校”的办学目标,培养“正行、好学、乐玩、善交”的凤凰学子…… 【详细】

如何评价本期

主持人:在节目的开始,您能否先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有哪些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呢?

缪华良:杭州市凤凰小学非常年轻,成立于2017年的8月份,其实她又比较古老,因为她脱胎于1906年就创办的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所以她是一所新学校,也是一所老学校。这所学校也属于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教育集团,对外我们就简称杭师附小教育集团杭州市凤凰小学。这所年轻的学校我们一直秉承杭师附小“有滋有味”的办学理念,围绕着“促进每一个学生人格的健康和谐发展”这样的办学宗旨,基于“办一所儿童喜欢的学校,办一所有国际水准的学校”的办学目标,现在正在迎头赶上。学校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但是我们也在很多国家及省市一级的媒体上被报道,整个集团包括凤凰小学的办学声势都非常好,也扩大了我们学校近期的一些影响。

主持人:学校目前开设了哪些特色社团?

缪华良: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发展,我们认为学生的发展最为稳定的就是一种课程建设,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完善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人成长。说到社团,它其实是一种课程实施的方式,特别是拓展性课程实施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学校基于课程整体的规划,架构起“凤凰六院”的整体安排,包括睿德院、文学院、少体院、少科院、艺术院和博学院。在这六个院中,我们分别安排了,既有人人必修的基础性课程,也有人人可以选择的拓展性课程。然后通过多样的形式,比如说社团这种形式去实施。

前段时间,郭华巍厅长专门到学校来调研,调研我们学校三点半以后的课程。我们就实现了有“凤凰之星”才艺坊的16个社团,共24个班级,可以让三点半后不能回家的孩子进行选择。另外我们在每周五的下午,通过各个年级学生,跨年级或者跨年段走班的方式实现全员网上选课。分别在两个校区,设立了40个内容不同的社团,重复累积达到有74个社团的这样一种设置的量。通过“凤凰六院”的架构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第三种我们还通过在学年课表的基础上设定日课表、周课表、月课表,这种联动的方式,把某个学期或者某个年级,固定的时段去学习,比如四年级有生存学习的“游泳周”,三年级有到博物馆学习的“馆学周”,四年级还有一个月的“今年我十岁”的“成长礼课程”。一年级九月份的时候有入学礼的课程。通过这种机动的方式让学生可以选课,从而促进他们的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体验,促进他们个性化的成长,所以应该说学校其实在国家课程总体不变的基础上,在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这方面的设置是非常丰富的。我们觉得只有课程丰富了,孩子的选择才会多了。有了选择才能促进他们个性化的发展。正所谓,现在选课程,长大选人生。

主持人:现在家长们对于升学问题很关注,特别是幼升小和小升初,那么在这个让很多家长焦虑的问题上您有什么看法吗?

缪华良:这个问题其实亲戚朋友包括学校附近住户来咨询我的也特别多,因为我们学校是一所热点学校,升入的中学又是北师大附属杭州中学,所以想就读杭州市凤凰小学的学生特别多。幼升小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学区内的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前段时间我们也组织了教导处和党团员进入社区去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结果社区里面有入学需求的家长就纷纷来咨询,确实我也在答复的过程中看到了他们这种焦虑的情绪。主要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怕入不了我们学校,所谓家门口的好学校,你却进不去。第二个就是入学以后幼儿园管教结合的生活马上要进入到全部是以课程分设为主的小学生活,不能匹配,所以就比较焦虑。

其实我个人觉得,做好幼小衔接不光是学校和幼儿园之间的事,它更是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一种协调。具体去做可能要注意这么几点,第一个是要引导好我们的小朋友,让他知道不管是幼儿园还是我们的小学,任何一个学习的地方都是快乐的。像我们学校就倡导“校园生活,童年味道”,我们也一直组织要让儿童,特别是他的幼儿时期,童年时期,要真正有童年相伴。这一点是共通的,在校园也好,还是在家庭也好,我们一定要还孩子真正的童年,然后让他知道,这样的学习,都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有伙伴,可以交往,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让他去掉这种害怕和委屈。第二个也可以在孩子入学的这个阶段跟学校特别是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等,保持更多的沟通。在家里,家长,尤其是爸爸,要做好陪伴。我们都说这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现在很多家长自己不去陪伴,容易把很多的责任,一味地交给学校,那这也是不可取的。另外也要注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帮助和管教不应该太多,其实更多时候还是要父母承担起陪伴、引导、家庭教育的责任。第三个就是,作为学校方,我们也非常重视幼小衔接。我也提到了我们学校在每年孩子入学的那个月,我们是不急着上分课的教学的,我们通过课程的整合,分成五个主题,分别是:“我@学校”“我@老师”“我@伙伴”“我@自己”“我@社区”。这样五个纬度,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主题学习,让孩子通过这样一个月的入学衔接教育更快地适应小学的校园生活。我们实施下来感觉这对孩子的帮助比较大,家长也比较肯定。

说到中小衔接,这个话题可能也说来话长,我们学校六年级也专门开设了一个月的“启航课程”,通过“毕业礼”这样一个启航课程,也是这样五个纬度,分别是“我@母校”、“我@中学”、“我@世界”、“我@未来”、“我@自己”。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我们也会邀请他以前的学长,进入校园来,跟他们谈初中生活的体验和收获。我们也会在家长会上邀请对应初中的校长,给家长做中小衔接的专题讲座。同时我们还会开设五个纬度的课程,引导孩子既要感恩母校,珍惜小学最后的学习生活,更要去理解畅想初中的生活,做好中小衔接。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因为心智发育逐渐地成熟,就会像春笋拔节一样成长得很快,因此对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疏导,他的生涯教育的规划,这方面的引导学校也应该十分重视。其次我还要提醒小学毕业生的家长朋友们,特别要关注这一刻孩子的心灵变化和行为上的变化,有时候瞬间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急速的念头和急遽的行为,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陪伴少,关注的少,沟通交流的少,很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所以这种时候可能比一二年级的时候更要多一份陪伴,多一份平等式的交流。

主持人:作为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您能否给家长网友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缪华良:我接触过很多家长,自己也已做了多年父亲。我个人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我有这么几个主张,第一个是对孩子的引导真的要先严后宽,在他还幼小的时候,对于一些涉及底线的,涉及规范规则的,我们要对他要求严格,等到他慢慢成长,成人了,这个时候反而要少管,要跟他平等地交流。先严后宽,这就是我倡导的家庭教育的一条总的原则。第二个就是作为父母,你一旦上岗那就是一辈子的关系了,一定要身教重于言教。很多时候道一千说一万都是空的,当你以阅读而不是玩手机、看电视、打麻将的姿态去要求孩子跟你一起看书的时候,这个效果一定是最好的。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孩子的榜样,让他感受到这份来自榜样的力量,耳濡目染带给他的正面的引导。第三就是陪伴很重要,忙和累都不是理由,做父母的一定要多一点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交流的时间多一点,沟通的时间多一点,只有在这种陪伴中你才能掌握孩子成长的过程,你才能聆听到孩子成长的声音,你才能感受到孩子在成长中所需要的,你给予他的一种帮助。所以这个也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第四就是我在想,家庭教育中确实需要多方的协同和沟通。尤其是家长,要保持好跟学校的沟通,跟教师的沟通,甚至要加强跟外部的这种环境的沟通,那么才能形成一致的合力,一同的主张。还有就是夫妻,包括长辈亲友之间也要沟通好,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合力。我碰到过很多反面教材,甚至有极端的例子,外公有外公的主张,外婆有外婆的主张,爸爸有爸爸的主张,妈妈有妈妈的主张,四个人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因为主张不一样,反而这个孩子很怪异。因此这种形成合力的方式,借助外在的力量教育好、帮扶好、引导好孩子这可能还是极其有效的。我的初步理解就这么四点。

主持人:现在很多学校都提到了教育国际化,不知道我们学校在这方面有什么措施吗?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缪华良:我刚提到学校办学目标的时候也提到,要“办一所儿童喜欢的学校,办一所有国际水准的学校”。其实一所学校的国际化,不是外显在开设多少英语课,请了多少外教。这是一个指标,但是我们在学校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上,我们更注重以下这些思考。

第一个思考就是我们的课程设置怎么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国际,更多的有一点国际范。比如说我们在一二三年级,分别开设了形体课程,我们的形体课程就是由乌克兰籍的外教来教的。再比如说我们的国际课程是充分地校本化,在这个校本化的选择当中,我们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分别选择了国际象棋、网球、桥牌和足球。这四门课程,每周各有一节,这个在选择的时候我们就充分考虑了这些课程的国际元素。第三我们在一些孩子的特色发展上,个性成长上,我们也考虑到了这种国际因素,比如说我们三点半的才艺坊课程,1400多个孩子中将近有160个孩子学的就是管乐弦乐。我们也有选择民乐,并不是说民乐不好,而是我们在设置这些课程内容上,就充分考虑了它跟国际接轨。最后就是我们在学生的校园生活当中,他的成长的助力当中,我们也充分考虑了这种国际元素。虽说我们是公办小学,一般公办小学都是三年级才开设英语课,但是在我们凤凰小学,我们实现了所有年级都开设英语课。一二年级是每周有两节,其他年级是每周有三节。另外我们还有很多的课程有国际的特色。比如我们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有全科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在一到六年级,每周课各开设一节,有全科视野的班级读书会。这种阅读的一种方式,阅读的课程,其实我们也是全市最早开设的这种专门课程的学校之一。所以我的理解就是国际化也不光停留在课程的设置上,第二还体现在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求上。

比如说基于国际PISA检测的一个思路,国际上的这种检测它就不断走向一种分项评价,现在我们就实现了很多课程学生的评价我们跟北师大合作。进行这种基于大数据的,基于这种实质研究的一种分项测评。另外我们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报告单上,也应用了一些国际元素,使得这份成绩报告单更全面更综合。它观察的不仅仅是孩子的一个考试等级,它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过程。最后我们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也注意引入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方式。比如说我们做教师的教学研究和课堂观察,我们在教师的培训中开展具有TED风格的教师演讲《凤凰讲坛》等等。我的理解,国际范,国际学校这样的特色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课程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上都要有这样一种国际成长的视野,来助力于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校不断地具有国际范,有国际的水准。

本期嘉宾:

杭州市凤凰小学校长:缪华良

校长简介:

缪华良,男,1970年5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上城区特级教师,浙江省小学语文名师培养对象,杭州市首批名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兼职导师,浙江省小语会理事,杭州市小语会副秘书长。曾长期担任上城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区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杭师附小教育集团理事长,杭州市凤凰小学校长。在小学语文教学和学校校本教研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编著出版《给教研组长的工作建议》《学教变革的上城探索》《小学生新作文》等6本专著,近80万字,省市以上获奖、发表论文30余篇。近年来,倾心研究学校课程建设,主张“基于经验的对话”的新课程观,在全省各地指导近100所中小学的学校课程方案。围绕小学语文教学教材研究、小学习作教学、学校校本研修、视频案例和深化课程改革等专题,在全国18 个省市开设讲座近200场,听众两万余人。

教学主张:要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

官方微博:

新浪浙江教育官方微博

最新最快教育资讯尽在新浪浙江教育频道官方微博,有问题找教育君哦~

官方微信:

扫扫二维码,和小编对话哦

我要推荐:

想看谁的访谈?推荐给我们吧!有机会与校长面对面提问哦~
推荐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