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9点半,一辆私家车从淳安县千岛湖镇出发驶往桐庐县分水镇,车上坐着91岁的老人江荣坤和他的老伴方如秀。

  开车的是江荣坤的小儿子江一飞,这次出行,是为了帮父亲了却一个积压了半个世纪的心愿。

  这件事没解决掉

  我一辈子都放不下这个心结

  “我爸爸心情很激动的,一大早就催着我赶紧出发了。”江一飞说,父亲还特地准备了两条真空包装的千岛湖野生鱼,要送给阔别50余年的老朋友。

  一小时的车程里,江荣坤没怎么说话,一直望着窗外。但江一飞看得出来,父亲心头百感交集。

  “这件事没解决掉,我一辈子都放不下这个心结。”这是江荣坤经常会跟子女们提起的话,他的心结,是51年前的一笔“欠款”。

  江荣坤是淳安本地人,1949年,他参军入伍,踏上了军旅生涯。1951年,他接到人民警察录取通知书,一干就是11年。

  1962年5月,江荣坤全家迁到淳安临岐,江荣坤从军时曾在贺城待过一段时间,那时他从一位绍兴的染布师傅那里学了染布手艺,来到临岐梅口公社后,他便靠着这门手艺,办起了一家染布作坊。

  由于技术过硬、服务周到,江家染坊生意火爆。

  过了两年,江荣坤携妻儿搬到了文昌镇文昌村,他自己设计图纸,将原始的染坊改装成半机械化染坊,比手工操作功效提高了八倍;还买了一辆永久牌加重自行车,走街串巷收购和送货,生意越来越红火。

  “那时候自行车已经算是比较先进的交通工具了,一般家庭还买不到。”江一飞说,父亲很会动脑筋,经过半机械化改造,染坊的效率提高,收入也随之增加,每一捆80千克重的白粗布染成藏青色或者黑色,可以获得40元的劳动报酬。

  因为肯动脑、手艺好,江荣坤还和同行杨永祥成了朋友。

  朋友雪中送炭的20元钱

  老人惦记了一辈子

  杨永祥在桐庐县染料厂工作,当时,他正为染布操作上的问题头疼:有几次染出的布从染缸里拉出,见风色变,竟然起了皱纹。

  有一回他正好和江荣坤遇上,聊起这个问题,江荣坤倒也不藏技,很大方地跟他分享了自己的“秘诀”——用纯碱水搅拌均匀,这样出缸的布猛力一拉,挺括、漂亮,卖相很好。

  杨永祥回去一试,果然有效,两人自此结为朋友,时不时会通信,聊聊彼此的工作、生活、家庭等。

  1965年,淳安流行穿草黄、草绿衣裤,一时间,草黄、草绿布匹供不应求。江荣坤瞅准这个“风口”,马上托人买来专业书籍,经过不断搭配、反复试验,最后,只有他和另一家国营染坊技术、质量过关,承揽了全县所有草黄、草绿布匹的生意。

  生意红火,染布工资也翻了一番,手头渐渐充裕,江荣坤便想在文昌安个家。

  夫妻俩白天用双轮车拉黄泥、木头、瓦片,晚上借着月光在溪滩里扛石头,先后花了600多元钱,终于把房子建好落成。

  那时候,600元可是笔不小的花费。

  1969年,就在一家人告别工棚、入住新房之际,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因为布料需求量日益增大,染布用的染料发生了紧缺。

  当时,染料先满足国营和集体染布厂,个体户只能分配一点点。没有染料,就没办法继续生产,焦灼之时,江荣坤想到了好友杨永祥。

  杨永祥听说后,二话不说,想办法帮他买来了5斤染料,还主动垫付了20元的货款。

  这5斤染料解了江荣坤的燃眉之急。虽然没有打欠条,但这20块钱,江荣坤一直惦记着,要找时间还给杨永祥。

  “但那时候刚造好房子,加上染坊运作需求,手头确实紧张,一时半会没能还上。”

  过了一年,江荣坤又举家迁移到安徽省歙县,距离远了,两家人的联系也渐渐减少。

  江一飞说,当年通讯不便,随着时间推移,父亲和杨家断了联系,这笔钱也就一直没有偿还。

  “这其中的原因说来话长,但时间太久了,父亲只记得欠着人家20块钱,后来年纪大了,连对方的名字都想不起来,只记得对方叫老杨,其他记忆都模糊了,更别提找人了……”

  人不死,账不烂

  这是老人一辈子最大心愿

  一晃几十年过去,江荣坤一家又回到了淳安县。

  时间流逝,91岁的老江忘了很多事,但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情,他还经常告诫孩子们,做人要有正义感,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人不死,账不烂,是自己这辈子最大的一个心愿。

  “我爸爸这个人很乐观开朗的,什么事都说顺其自然就好,单单这件事情,他一直叮嘱我们要帮他记着,不管找不找得到老杨,都要给自己一个交待。”江一飞说。

  可是时隔这么多年,如果连名字都没有,要找一个人,实在是不容易。

  或许是多年的执念有了回报,今年9月,江家搬家整理东西,偶然在一本旧本子里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有杨永祥的全名和家庭住址:桐庐县分水镇。

  老江激动得双手发抖,有了这些信息,说不定就能找到老杨!

  他立刻带着纸条赶到淳安县红十字会,谈了自己的想法。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建议下,9月23日,老江给桐庐县分水镇党委、政府寄去了一封手写信,请求他们帮忙打听、寻找杨永祥一家的消息。

  他在信里写道:“该朋友名叫杨永祥,他家属叫陆秀珍,两老已经八十岁出头了,请您能在分水镇查到他们的地址和电话一并速回信告诉我,使我在百岁之前能如愿解决压在心头上的一块石头……”

  收到信后,分水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事情很快有了回音:杨永祥的爱人——今年81岁的陆秀珍老人以及孩子们就住在蛇皮山23号!遗憾的是,杨永祥本人已经于4年前离世。

  杨永祥的儿子杨根良说,刚听说这件事的时候,家里人也很意外,父亲生前几乎没有提起过这件事,而且已经过去了50多年,没想到对方还记得……

  当年的这份情分

  我是怎么都还不上的

  “真没想到,他们竟然还一直把这事放在心上。”

  双方通了电话,约好10月10日在杨永祥家相见。杨根良说,得知父亲当年好友前来拜访,母亲也很开心,提前准备好了水果,还特地换上了一件喜气的衣服。

  10月10日上午10点半,老江和老伴敲开杨家的大门,双方一见面就紧紧握住手,半晌都没有说话。

  进了门,看着老杨的遗像,老江的眼睛有些泛红。他和老伴递上了带来的两条大鱼,又掏出装在红包里的1000元现金(相当于当年欠款的50倍),双手递给陆秀珍。

  “我知道,现在的钱跟当年的钱不一样,当年的这份情分,我是怎么都还不上的。”

  聊起往事,三位老人都有些感慨,没能见到老杨最后一面,也成了老江深深的遗憾。

  但老人们放得下,看得开,话题很快回到了当下,聊聊身体,聊聊子孙,越聊越高兴。

  临别时,陆秀珍也回赠给江荣坤夫妇一个红包,还送了一份自家产的茶叶,两家人再三约定,今后要像亲戚一样,如果身体允许的话,过年过节走动走动,平时也让子女们保持联系,常来常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