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15秒,宁波男子没戴口罩买菜被感染。

  疫情当前,防范病毒、各出奇招,然而,一旦麻痹大意,只用15秒,就可能不幸被感染,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这条“15秒”的警示信息刷屏了。

  面对新冠肺炎这场疫情,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提高警惕,因为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可是有这样一群人,面对疫情,他们与病毒赛跑,早一点,再早一点,尽量缩小病毒影响的范围,找到那些密切接触者,尽早隔离。溯源病毒传播的途径,共同对抗疫情。

  他们就是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昨天,记者采访到宁波市江北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组组长周娓,她详细讲述了“15秒”是怎么调查出来的。

  2月3日,A,61岁,女,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2月4日,B,56岁,男,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2月5日,宁波江北区公安部门从浩繁的公共监控中,搜寻到A和B接触这一幕:

  1月23日早上7点47分,江北区双东坊菜场里一家摊贩铺子里,A和B几乎头挨着头站着,店里的服务员离他俩稍微远一些,A和B都没有戴口罩,整个过程持续了15秒。

  “他俩几乎是挨着的,靠得很近。”周娓反复看过这段视频,她说,视频中A和B没有任何交流,监控视频中看起来,他俩并不相熟。

  后来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A和B只是偶然在同一个时间段出现在同一家菜场摊位店铺前,更不幸的巧合是,当时他俩同时看着摊位上的同一样菜。

  就现有流行病学调查来看,这是B最有可能的一次与病毒的“亲密接触”。

  疾控部门得出的结论是:A1月19日参加宁波一次祈福活动时被感染,B极大可能是因为密切接触了A被感染。

  “我们在得到确诊病例信息后,就要尽快把与病例密切接触者都找出来,他接触过什么人,去过哪里,都要问清楚。因为早一点确定,就能够把病毒影响的风险降低。”周娓说,不完成这些调查心里就会放不下,晚上也睡不着,她所在的流行病学调查组有7个人,3人一组轮流倒,经常忙到半夜。

  流行病学调查过程,就像公安破案,需要面对面与病患沟通。过去14天去过的地方,移动的轨迹,坐过的交通工具,接触的人都一一记录,回头再一一核实。

  有的病患对过去一段时间的行动轨迹,记得并不是那么清楚,他们也会请公安部门协助。比如A与B的接触史,就是在他们提供初步信息后,公安再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在菜场接触过。此前对B的调查一度找不到接触来源,因为B发病前14天内无疫区居住及旅行史,也没有有野生动物接触史,与区域内之前确诊的患者也不相识。

  经过调查,涉及A的12个和涉及B的23个密切接触者,都被找了出来,并马上进行隔离。

  比如周娓就接触过一个病患,拒绝沟通。最后她和同事想了很多办法,与这个病患的家属沟通,再请给病患治疗的医生帮忙劝说,最终才摸清其行动轨迹。

  用周娓的话来说,对抗这场疫情,需要“团队作战”,比如流调组的人一旦确定具体涉及的密切接触者,其他同事就会马上对涉及区域进行消杀,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打赢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