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气象台宣布:杭州已入冬!冬天来了,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开始了!
2018年,你过得好吗?天气版的杭州总结,先为你奉上——
3月11日入春,5月12日入夏,10月2日入秋,12月6日入冬。

这一年,我们一起吹过62天的春风、晒过143天的夏日、看了65天的秋叶,剩下的是彼此温暖的寒冬。
最近,雨水就像是在参加接力赛,一场刚下完,一场就接了上来,气温也是连续走下坡。
昨天白天到夜间,杭州各地普降中到大雨,各地雨量在10至30毫米左右。今天白天雨势会减小,不过,夜里雨量还会增大,直到明天白天都有中到大雨。
此外,第二波冷空气势力今天夜里开始影响杭州,明天白天杭州北风增大、气温将持续降低。也是它,直接把杭州送入了气象意义上的冬季。

具体温度:7至9日,最低气温只有1至4℃,临安、余杭等北部县市的部分山区有雨夹雪或雪出现,将对交通出行和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古人穿:耳套、棉服不能少
耳套
在冬日的凛凛寒风中,耳朵是最容易受冻的部位,现在,可爱的女孩子们出门总会戴上一个大大的毛茸茸的耳套,看着就很温暖。
而这样的御寒神器,古人早就用上了!不过,并不是人人可戴的,明代曾被列入官员专用之物,平民百姓禁戴。直到清朝才走入寻常百姓家。


黑缎绣花兔毛耳套


(清末民初/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耳套的造型,大同小异,为扁桃形。因为是人防寒取暖的用物,戴在头部显要部位,所以色彩淡雅,以黑蓝色为主。耳套上的刺绣图案也非常丰富,一般以花草、寓意吉祥的动物为主。
冬衣


大红绸地盘金彩绣八团龙女袍
(清/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此为典型的晚清宫廷女子八团袍服,以大红绸地绣制,圆领,右衽大襟,一字型纽扣,马蹄袖宽大,左右开裾,内衬有薄丝绵。万字曲水片金缘,下摆饰海水江崖纹,整件袍服共织绣了八个团龙,具有浓郁宫廷色彩。
古人吃:美酒美食不可负
都说美食美酒是寒冷冬日里最好的慰藉,这个道理我们老祖宗早就知道了。

冬季蔬菜不足,古人为了延长蔬菜的保质期,防止提早腐烂,于是有了“腌菜”。
东汉刘熙《释名·释饮食》称:“葅,( 读作“zū”)阻也,生酿之,遂使阻于寒温之间,不得烂也。”现在所谓的“老坛酸菜”、“韩国泡菜”,也都是用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
先秦周王室还设有专门负责腌制食品的人,即“醢人”。(读作“hǎi”)
宋人在十月初一这个特定的日子,则会安排一场暖炉会,这一天,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聚餐,围坐在火炉旁边,一边在暖烘烘的炭火上烤上肉食,一边畅饮在炉边暖好的美酒。
当然,美食美酒也要配好的容器:

螭纹铜提梁盉
(春秋晚期/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个青铜盉器形源自陶盉,在商周时期既可作酒器也可作水器。为典型的春秋晚期提梁式三足盉。

龙泉窑青瓷执壶
(明/浙江省博物馆藏)
原为清宫旧藏,属皇宫传世的明初龙泉官窑精品
古人玩:熏香画画做文章
屋外寒冷,在家搞点娱乐活动呢?
看看古人怎么做的:点上熏炉,铺平纸张写个字;或和三五知己共赏一副珍藏画作。

德清窑黑釉熏炉
(东晋/浙江省博物馆藏)
熏炉是古代一种卫生用具,用熏炉焚香可除室内恶秽之味,还可以驱赶蚊蝇。

紫檀螭纹画桌
(明/浙江省博物馆藏)
四面平式是明代家具常见形式之一,虽无束腰,但足端有马蹄,而且腿足断面往往作曲尺形,北京匠师称之为“挖缺做”。
古人眠: 立冬始,早卧晚起
从前的人们关心时令、节气,连睡觉的时辰也讲究“天人合一”,看重阴阳。
昼主阳,夜主阴,昼阳气盛而夜阴气尽时,人们就会醒来,反之则应当睡觉。所以夏季阳气盛时,人们一般五更就起床了。
但到了冬三月,则不再强调日出而作,而是要“闭精塞神,以厚敛藏”。《黄帝内经》有言,在冬季,人不宜扰动阳气,需等日光出现再起床,不然会伤害肾气、四肢痿弱,于是就有了“立冬之始,早卧晚起”说法。
看来大冬天睡懒觉,大家都一样啊!

不过古人明显比我们讲究,他们还留心传统中医的睡前养生之道。
东汉神医华佗在《足心道》中曾提及,寒冬沐足能使丹田温灼。风雪夜,“睡前一盆汤”,是一桩人间乐事。

保健之余,饮食、熏香等助眠之法也在民间广为流传:俗话称“朝朝盐水,暮暮蜜汤”,夜饮一碗温热的蜂蜜水,睡梦也能沉稳绵长。
而至唐宋时,香道文化流行,家中如果有香炉,常常还会彻夜点一盏安神静气的沉香。
下面这个就是完成古人睡前仪式感的必备神器啦——
香炉

龙泉窑青瓷三足炉
(南宋/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种形制的炉,亦称奁式炉、筒式炉。炉身外壁往往饰有上、中、下三道弦纹,且每道弦纹常常由三条弦线组合而成,古人又将这种炉称作“三元九思”炉或“九元三极”炉。
被子
古人早期的卧具以榻为主,一到立冬,榻上便铺好加厚的被褥,平民百姓常盖布衾,王公贵族则喜爱华贵的锦缎。
到了明清,架子床、拔步床问世,富贵人家侧卧其中,闻着黄花梨木香,拉上帷帐,便是藏风聚气之处,大可温暖过冬。

大红蝴蝶花纹锦缎(局部)
(清/浙江省博物馆藏)
缎最早见于元代,明清时期成为丝织品的主流产品。此匹红缎,以蝴蝶和花卉图案为主,精致鲜艳。
毯子

棉毯
(南宋/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块棉毯1966年出土于浙江兰溪南宋高氏墓,用棉花提织,经纬条干一致,灰白色,毯面上有八十一枚钱币排列成六个相互连接的菱形图案。这也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早和最完整的棉毯。
枕头
枕头也随季节变化:到了冬天,软布枕就取代了下图消夏用的瓷枕。


磁州窑褐彩人物纹枕
(宋/浙江省博物馆藏)
枕面略呈扇形,平面中心略凹,出檐。枕身四面垂直,平底,里面一钻气孔。
小夜灯

龙泉窑青瓷莲花形灯盏
(明/浙江省博物馆藏)
半夜起床,需要一点亮光。上面这盏“小夜灯”是莲花型,造型繁复,式样华美。
现在很多人睡前会花不少时间刷手机,晨昏颠倒,其实不妨学习古人的规律作息,把睡觉当作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