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晚上,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一百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通报了浙江近期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凌锋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现场还视频连线了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市疫情防控办常务副主任王仁元,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一鹏。

  请问北仑最新疫情情况如何?下一步疫情防控有哪些安排?

  王仁元:

  1月5日0时-20时,北仑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均在集中隔离点筛查发现。截至目前,北仑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9例,其中轻型25例,普通型4例。所有病例均在定点医院接受规范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疫情发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波认真落实“五快”循环落实机制,抢抓疫情防控的“黄金24小时”,第一时间激活扁平化指挥体系,第一时间在北仑区启动I级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第一时间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转运隔离等各项工作。

  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密接人员5591人、次密接人员2224人,参照密接管理人员15942人,均按要求落实了管控措施。设置集中隔离点183个,已隔离涉疫人员23078人。今天,在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区”内开展了第5轮全员核酸检测,检测43.49万人份,结果均为阴性。另外,已在北仑“三区”外其他区域开展了2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84.39万人份,结果均为阴性。

  自1月2日以来,所有新增病例均在集中隔离点中筛查发现,在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内连续4天没有发现阳性感染者,实现了“四连阴”,疫情防控实现了“社区清零”。根据省市专家综合研判,目前北仑疫情社区传播风险基本可控,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慎终如始、攻坚克难,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尽早实现“整体清零”,坚决彻底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歼灭战。

  一是加强重点区域封闭管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严格落实分区、分类管控措施,加强网格化管理,下沉基层力量,落实社区“小门”、家门层层管控机制,确保疫情风险彻底消除。统筹“硬隔离”与“暖服务”,切实保障好重点区域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让群众安心居家。

  二是继续做好核酸筛查工作。精心组织好重点区域核酸筛查,统筹力量配置,优化流程环节,加强人员地毯式排查,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精准高效做好流调溯源,对隔离点新发现的阳性感染者,全力做好流调溯源,同步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三是高效抓好转运隔离。按照“快编组、快转运、快隔离”要求,加强运力保障,及时高效转运隔离密接者和次密接者,做到应隔尽隔。加强集中隔离点的规范管理,细致做好集中隔离人员的服务保障,强化工作人员安全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尽快实现“隔离点清零”。

  四是扎牢“外防输入”防线。强化“人、物、环境”同防,做好海港、航空口岸等各环节风险排查,严格执行入境人员“14+7+7”管控要求,加强口岸一线工作人员“两集中”管理和个人防护。做好进口冷链货物预防性消毒和闭环管理,强化进口物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管理,守牢“外防输入”防线。

  五是持续强化社会面管控。提升精密智控、科学防控的能力水平,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严格做好“两节”期间社会面管控。织密织牢基层防控网络,加强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主动发现和排查管控,发挥医疗机构、药店等的“哨点”作用。完善重点人群、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加强对交通场站、酒店、商店、市场、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管理,严格落实测温、扫码验码、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严控人群聚集性活动,强化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倡导非必要不出省,鼓励市外员工留甬过年,防止疫情传播风险。

  宁波舟山港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确保港口有序畅通安全运行,全力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蒋一鹏:

  疫情事件发生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果断决策,迅速采取“封区不封港”的有力措施,第一时间开通四个高速口,开启双向绿色通道直达港区,先后印发《宁波舟山港生产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和《统筹疫情防控和保障宁波舟山港物流链正常运转方案》,切实保障外贸进出口稳定顺畅。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宁波舟山港集团主动作为,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取得了积极显著的成效。1月1日至5日(截至今天下午14:00),宁波舟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5.08万TEU,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前3日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日均吞吐量超9.7万标准箱,为同期的108.5%。目前,宁波舟山港运输生产保持安全、平稳、有序、高效。

  当前,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北仑疫情社区动态清零后,宁波舟山港集团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性思维,精准施策,优化港口疫情防控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港口物流保障能力。接下来,将聚焦三个重点场景,加强力量调配,优化机制,形成现实能力,统筹做好防疫安全和港区生产。

  一是港口作业方面,将继续深化“网格化动态管理+数字化能力提升”。围绕人员管控、环境管控两大重点,推进网格化防疫管理方案,从空间区域和人员类别两个维度划分管理网格,每个网格独立运作,努力形成“隔水舱”效应。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动态调整作业人员核酸检测频率和专班人员隔离时间,兼顾防疫与生产。同时,启动“宁波舟山港数智防疫在线”系统上线测试和试运行工作,通过对港口疫情防控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进行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和在线处置,在降低一线作业人员疫情风险的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形成港区网格化管理、封闭式运营的格局。

  二是集卡运输链,将采取“专班运作+封闭管理”的措施。集团成立宁波舟山港集卡运营专班,开通受理电话,24小时接受集卡司机电话咨询,解答省内最新集卡车辆防疫通行政策。开展三天两次核酸检测,对符合条件集卡驾驶员发放专用通行证。1月1日16时至1月5日14时,宁波舟山港已累计办理集卡专用通行证12361张。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加强外集卡驾驶员的监督管理,确保集卡司机始终按照指定路线行驶,不下车、不带人,作业完成后立即按指定路线离开港区。采取现场巡查和视频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对卡口、堆场、道路等进行检查,并根据主管部门要求落实进一步管控措施,助推集卡司机活跃指数明显上升,保障基卡运输链的稳定顺畅。

  三是海上物流链,将继续强化“港航协作+统筹管理”的模式。协调船公司均衡物流通道。根据近期船舶抵港计划,合理协调安排抵港船舶,协调船公司将更多的空箱通过海铁直装、驳船等形式分流至各区域。发挥全港生产系统联动作用,集中内部短驳运力,增加港区与港区之间的驳船转运能力。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将宁波港域的船舶分流至南北两翼的温州、台州和嘉兴港口,启动海铁联运保障预案,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全港按照6000标箱/天海铁作业能力进行操作,引导客户公路转水路、公路转铁路,进一步统筹干支线船公司、舶运船队和铁路资源,确保物流链的畅通。

  近期浙江多地出现了火龙果等水果检测阳性,请问传染性怎么样?个人怎么做好防护?

  凌锋:

  近期我国、浙江部分地区从进口的火龙果、龙眼等水果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但是病毒核酸阳性并不代表就有传染性,核酸阳性有几种可能,一种情况是存在活病毒,二是存在病毒的核酸片段。虽然只要物品表面存在活病毒,就有感染的风险,但新冠病毒必须进入人的呼吸道,才能导致人体感染,所以物传人导致人感染的条件还是比较苛刻:首先要人体的某个部位,比如手接触了被活病毒污染的相关物品,手再去触碰鼻子、脸部等使病毒进入呼吸道,才能导致感染,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做好阻断工作,如物品表面做好清洁消毒、处理相关进口物品前规范佩戴好口罩、接触相关物品后做好手卫生,在触摸鼻子、眼睛、脸部前洗手或消毒等,就不会被感染。

  另外,病毒在常规外环境中的存活能力并不强,常规含酒精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和季氨盐类消毒剂都能使其灭活。因此,日常生活中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进口水果曾经检测出过阳性,就不敢吃进口水果。可以根据水果的特点选择清洗方式:比如用水浸泡10到20分钟,也可以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合格的水果清洁剂进行清洗,再用清水冲净。清洗过程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其实只要常规做好水果的清洗,注意个人的手卫生就可以了。

  另外,日常工作中,装卸、搬运、销售、清洗相关物品的人员也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定期检测核酸。

  之前在宁波市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这波疫情不排除物传人的可能,那么目前溯源情况如何?

  凌锋:

  宁波疫情发生后,针对这次疫情的来源,我们也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溯源工作。1月2日,经省疾控中心全基因测序确认本轮疫情毒株为Delta变异株(AY.57进化分支),与越南近期流行的毒株序列同源性较高,因此考虑围绕该方向,针对外来人员传给当地人员、外来物品传给当地人员、涉外船舶工作人员传给当地人员等多种可能开展了大量的排查溯源工作。

  根据上述情况,目前省疾控中心高度关注经物传人的这条传播途径,但后续工作还在进行中,正在寻找进一步的依据。

  浙江在常态化防控阶段,一直强调人、物共防,对入境物品,尤其是入境的冷链物品进行全链条监测。浙江对接触入境物品,尤其是入境冷链物品的人员进行全程闭环管理,定期开展核酸筛查等。

  普通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接触冷链物品、进口物品,尤其是进口冷链物品时,要注意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接触结束后,要及时洗手或进行手卫生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