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拍一张照片要花多久?1/1000秒?1秒?还是1分钟?

  那你见过拍摄了10天的照片吗?昨天上午,一张曝光长达10天的照片在杭州揭开面纱。

  照片的拍摄者是56岁的陈晓峰,衢州中专的一名美术老师。从2010年至今,陈晓峰自制了针孔相机40多台,拍下300多张太阳轨迹的黑白照片,算是一个真正“追太阳的人”。

  2014年2月2日,“赵友钦号”针孔相机拍摄的太阳轨迹。

  他的针孔摄影作品《我的太阳》,正在浙江展览馆展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系列,2016年12月23日至2017年6月23日,“老子1号”、“老子2号”、“老子4号”拍摄的太阳轨迹。

  展览现场,他用一台自制的针孔相机,持续曝光拍摄了10天,参观展览的观众都来到这台相机前伫立,共同完成了这幅“灵魂”影像。

  1965年,陈晓峰出生在衢州沟溪乡,从小喜欢画画,母亲省吃俭用买来笔墨颜料,还把废弃的试卷背面翻过来装订成册,给他做成绘画本。

  读完初中,有一定美术功底的陈晓峰,考上了定向招生就业的技校陶瓷专业,学了两年雕塑,毕业后进入国营的衢州陶瓷厂做产品设计。稳定的工作,令不少人羡慕,但他始终还有一个大学梦。

  工作了三年,21岁的陈晓峰决定辞职备考,周围所有人都不理解。“我和父母抗争了3个月,终于在一天晚上他们同意了,我连夜赶去厂里,向厂长递交了辞职信。”一年后,他考入浙江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圆了大学梦。

  大学毕业后,陈晓峰做了两年代课老师,1992年,进入衢州中等专业学校,正式成为了一名美术老师,一直任教至今。

  平日大部分时间,陈晓峰都在衢州中专艺术楼的个人工作室里度过。这里堆满了各种雕塑、学生的美术作业以及他制作的教具、相机,墙上还挂满了他的摄影作品。

  2014.6.22-2014.12.20,“达·芬奇号”拍摄

  2016.6.22-2017.6.21,“约翰·赫歇尔号” 拍摄

  2017.12.27-2018.12.19, “乔布斯号”拍摄

  2017.12.30-2020.12.26(三年),”老子3号“拍摄(中间黑色为散落在底片上的铁锈)

  先用针孔相机翻拍爱因斯坦吐舌头照片,形成一张底片,将底片放入相机中部,底部放相纸,曝光时间为一年(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2月25日),太阳的轨迹将爱因斯坦底片投射到相纸上。

  “除了雕塑和美术教学,摄影是我最大的爱好。”2009年,陈晓峰偶然在摄影杂志上看到国外摄影师用针孔相机拍摄的太阳轨迹,从此便开始痴迷针孔摄影。

  与普通摄影抓拍精彩瞬间不同,由于用针孔替代了光学镜头,通光量减少,增加了曝光时间,针孔摄影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拍摄,短则几个小时,长则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2010年12月22日11点至15点,陈晓峰第一次用改装的针孔相机拍下了4个小时的太阳轨迹。这张照片里,太阳不再是一个光点,而是一条带圆弧的明亮轨迹。他立刻被这条流畅、壮观的弧线所吸引。

  拍的时间越长,太阳的轨迹就越丰富。“当我拍下一整天的太阳轨迹,是划过天空的一条弧线;从冬至日拍到夏至日的6个月,我拍下的太阳是天空中满满一个面;当我拍满一年12个月的太阳轨迹时,则变成了两个上下来回的动态面,就像太阳织出的一块布。”陈晓峰说。

  “太阳的轨迹,是给我们的一份天书。”他彻底爱上了针孔相机拍摄太阳,决定要拍一辈子。

  2013年,陈晓峰用木板钉成暗盒,装上打了小孔的铜片,放入黑白底片,制作出了自己的第一台针孔相机“墨子号”[记者注:大约2500年以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就做过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墨经》中有记载:“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墨子号“、“赵友钦号”、”牛顿号“针孔相机

  此后,陈晓峰自制了40多台针孔相机,都以中外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编号,专门用来拍摄太阳轨迹。

  他把砖瓦厂的大烟囱作为前景,用自家旧床板制作的“达·芬奇号”针孔相机,固定在一根三米高的木桩上,拍下了太阳穿过大烟囱的轨迹。

  ”达·芬奇号“针孔相机

  2014.8.1,陈晓峰在珠穆朗玛峰脚下用针孔相机拍摄

  2014.8.1,曝光8分钟,摄于珠峰脚下

  陈晓峰和同事在衢州云溪砖瓦厂大烟囱前安装固定支柱和相机。

  陈晓峰在衢州云溪砖瓦厂安装“达·芬奇号”针孔相机,大烟囱虽然已拆,他还在原来角度继续拍太阳的轨迹。

  陈晓峰还在学校艺术楼3楼顶楼的平台上,固定安装了十多台自制针孔相机,毫无遮挡地对准天空。这些相机一放就是至少半年,从夏至到冬至,不间断地拍摄日升日落的轨迹。

  迄今为止,陈晓峰拍得最久的一张太阳轨迹照片,曝光时间长达三年。

  4月15日,“春水如蓝——钱塘江诗路影像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幕,陈晓峰的系列针孔摄影作品《我的太阳》也一同展出,这些抽象而充满艺术感的太阳轨迹照片,引起了很多人驻足欣赏。

  陈晓峰还带来了一台他的自制针孔相机“赵友钦号”(记者注:赵友钦是宋末元初的天文科学家,他曾在浙江龙游鸡鸣山上进行过“小罅光景”实验,得出了关于小孔成像的规律),邀请观众一起参与拍摄。

  这台“赵友钦号”针孔相机放置在展厅里,设置的曝光时间为10天。观众可以站在相机前的圆台上,在灯光照射范围内,保持姿势不动,站立的时间越长,在底片上呈现的图像也会越清晰。

  “理论上来讲,如果一个人能一动不动站满10天,才能在底片上留下明显的轮廓,但实际上很难做到,所以很可能是一个个重叠的虚影。”陈晓峰说。

  昨天上午11点,陈晓峰将已经曝光10天的“赵友钦号”拆下,拿到展厅内的暗房,摸黑从相机中取出了底片,立刻进行冲洗。十几分钟后,照片慢慢显现出来。

  陈晓峰在展览现场调试“赵友钦号”针孔相机。 首席记者 陈中秋 摄

  陈晓峰在展览现场的暗房里冲洗这张曝光10天的照片。首席记者 陈中秋 摄

  在展览现场冲洗完“赵友钦号”针孔相机(图左)拍摄10天的照片后,陈晓峰对着灯光查看底片细节。首席记者 陈中秋 摄

  在这张黑白照片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展场中间有一团白光,但看不出任何一个人的模样,显得很神秘。

  “那团白光就是站在相机前的人,被灯光照亮的人,因为超长时间的曝光,人站的那几分钟可以忽略不计,但还是可以证明,成百上千的观众站过那个位置,算是一个艺术化的记录。” 陈晓峰说。

  4月15日至4月25日,“赵友钦号”曝光10天拍摄的展览现场,中间的一团白色就是观众留下的痕迹。

  参观展览的观众站在“赵友钦号”针孔相机前,留下自己的身影。首席记者 陈中秋 摄

  因为展期延期10天,陈晓峰又把新的一张底片放进“赵友钦号”,“希望未来10天,有更多人能站在相机前,期待到时候的成片。”

  陈晓峰说,年轻的时候总希望轰轰烈烈、英雄史诗般地展现自己,而现在就想平平常常,脚踏实地,从一点点小事做起。“就像针孔拍照,拍得很慢,在重复的过程中感受生命平缓的节奏。”

  “我的针孔摄影创作会一直进行下去”,陈晓峰说,“我还有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就是能把我的针孔相机带到月球上,拍摄地球和太阳的轨迹,希望有一天会实现。”

  “春水如蓝——钱塘江诗路影像展”,正在浙江展览馆展出,展期已延期至2021年5月6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如果你也想把自己的身影留在这台针孔相机的底片上,可以去现场多站一会儿,与陈晓峰共同完成一幅“灵魂”影像。

  首席记者 陈中秋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陈晓峰提供

  视频 陈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