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朱奶奶时,民警高云楼很吃惊:年近八旬的她,一天一夜没吃没喝,独自骑着一辆小三轮,骑行了近百公里。

  当时,老人家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湖边,一脸茫然,脸颊还带着擦伤。

  湖边的风又大又冷,她身边的一辆迷你小三轮车上,装满了白菜萝卜,估摸不下三四十斤重。

  12月10日早上八点多,浙江余姚警方接到一个报警,称有位老太太一直在湖边来回走,担心她有危险,牟山派出所民警高云楼接警后,和同事们赶到现场。

  报警人是来这里垂钓的王先生。他说,早上8点多,他来湖边钓鱼。

  自从竺山村拆迁后,这里除了钓鱼爱好者,平常人迹罕至,湖边意外出现一个老太太,一直在徘徊,王先生出于关心报了警。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老人说的是慈溪方言,和余姚话有很大不同。高警官和同事们听了半天,才弄清楚老人说的大概意思,老人说她姓朱,慈溪浒山人,快八十岁了。

  朱奶奶说,她家是一幢独立小楼房,自己前一天一大早出门,本来是去菜市场卖菜,顺道去亲戚家串串门,结果骑着车越骑越远,“我骑了一天一夜,没有找到家……”

  民警们很震惊:从慈溪浒山到余姚牟山,将近一百公里远,老人骑着小三轮,一脚一脚蹬了这么远的路。

  整整一天一夜,那么这个寒夜,老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朱奶奶说,“我看见有亮光和大路的地方,就不停地往前赶路,累了就歇歇接着赶路,想早早回家,老伴还在等着我……”

  她还说,“我吃过早饭的,别担心我。”

  高警官一细问,忍不住心疼起来,事实上,老人是前一天吃过早饭的,然后一天一夜粒米未沾。大家赶紧把朱奶奶带到派出所,给她买来了馒头和小菜。

  老人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又特地叮嘱民警,“我迷路的事,千万别告诉我的孩子们,他们会担心的。”

  高警官听了,心头又一酸。

  朱奶奶随身没带任何证件,高警官和同事们展开调查。

  老人的方言,大家听得不是很明白,高警官就根据她的发音判断,一个一个浒山的地名去查。

  当天上午十点半左右,终于联系到浒山街道一个综治网格员,网格员证实:朱奶奶是浒山镇鸣山社区的居民。

  两个小时后,获知老人下落的亲属们,陆续从慈溪赶过来。

  最先赶到的,是老人的大儿媳史女士。一见面,她就抱着婆婆哭起来,“妈妈,我们一直在找你……”

  老人的亲属告诉民警,朱奶奶是12月9日早上出门的,当天下午,老伴发现她没回家,马上报了警。

  所有亲戚都惊动了,大家一天一夜没睡觉,和当地的民间救援队到处寻找朱奶奶的下落。

  朱奶奶的二儿媳许女士说,“我婆婆这辈子,是个很勤劳的人。尽管年纪大了,但一直闲不下来,喜欢种种菜,和我公公生活,从不愿意依靠下一辈人。这两年,她有点健忘,我们只是想,这么大岁数,又骑着小三轮,她不可能走远。没想到,她居然走出这么远。”

  “其实,我们家条件还不错的,拆迁后分了几套房子,婆婆和公公住的都是上百平方米的大房子。平常,我们做小辈的,好几次劝她,不要下地劳动。我们只希望她能安享晚年。但趁大家上班后,妈妈又偷偷下地干活了。”

  朱奶奶向民警描述自己记忆中的家:慈溪市浒山镇鸣山社区一座独立小楼房。高警官说,老人讲的那个家,只是她记忆中的那个“老家”,早些年已经拆迁了,如今那里已经建起连成片的居民楼。

  虽然时过境迁,忘记回去的路,但老人还是记得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那个家。

  临走时,朱奶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举动:她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两元钱,说这是买食品的钱,要给高警官,但高警官拒绝了。

  “老人能够回家,比什么都好。”高警官说,每个人都会那么做,因为每个人都会老的,都会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