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先生住在杭州西湖区西溪街道文教社区保俶花园,他的车已经在小区里停了好多年,听说小区要清理“僵尸车”,钱先生很支持。今年7月,他主动和小区物业、自管小组成员一起,把车子推到了小区边上的一个停车场。

  这是小区里的最后一辆机动车,从此以后,保俶花园真正成了“无车化小区”。

  小区里的车子都去哪里了?

  和钱先生那辆准备处理掉的车子一样,都停到了小区出门左拐100米不到的浙江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停车场里了。

  文教社区书记钱潮说,打造“无车化小区”,不仅是为了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也为了还小朋友们更多自由玩耍的空间,给老人们腾出更多休息的地方,更为了留出“生命通道”。

  20个停车位

  常常会停满38辆车

  昨天下午,我去了保俶花园。乘地铁2号线到下宁桥站,从C出口向南走大概460米就到了。

  小区只有一个大门,正对着保俶北路。进小区后,有一条大约50米长的主路,由此延伸出3条支路,通往各幢居民楼。3条支路间不相通,路面上隐约还能看到褪色了的车位线框。

  保俶花园是老小区,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的,有6幢居民楼,123户居民。

  小区停车位满打满算有20个,车位不固定,先到先停。“有的人下班早,就一直有车位。有的人下班晚,就一直没车位。”钱潮说。

  每天傍晚是小区的停车高峰,常常会停满38辆车。到了双休日,子女来看父母,小区里的车子就更多。画定的车位停满了,大家就见缝插针地停到路面上。

  小区各条支路都不宽敞,宽一点的有4米,窄一点的只有2米。

  何剑华65岁,在保俶花园住了30多年,女儿没和他住在一起,不过,几乎每天都会来家里吃晚饭,周末也会开车来。老何说:“因为路上车子停得多,开来开去的,很容易发生剐蹭,每次开车停车,女儿都小心翼翼的,可仍然会被蹭。”

  也想过向绿化带要空间

  还想过“摇号停车”

  老旧小区停车难,是个“老大难”了。怎么解决?

  保俶花园也想过向小区的绿化带要空间。事实上,这也是现在很多老旧小区增加小区停车位常用的方法。但是居民反对意见蛮大。

  “小区里老人和小孩居多,他们是最需要绿地和空间的人群。小区里的绿化资源太有限了,实在是不能再减少了。”

  小区也想过“摇号停车”,通过摇号的方式,抽取停车位,轮流停车。最后也没有实施。

  后来还陆续做过好几个预案,最后都被否决了。

  “始终在这几个车位里做文章,是行不通的。”钱潮说,后来社区做了决定,干脆胆子大一点,一辆车子也不要停在小区里。

  7月11日,小区开始实行“无车化小区”,机动车不准入内。

  和小区边上的学校错峰停车

  打造“无车化小区”

  去年年底的一个晚上,小区里一位90多岁老人在家里摔了一跤,骨折了。家属打了120,救护车到小区后开不进来,因为道路两边挤满了车,最后老人是被担架抬着送到小区门口。

  这件事让钱潮下定决心,要给小区里的小孩和老人留出足够的空间。

  有一次社区开会,有人提议可以把车子停到“九长制”成员单位浙江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的停车场里。

  后来经西溪街道、文教社区、万运物业和小区自管小组等多次与学校沟通协商后,学校同意小区的车辆停放到学校里。

  省总工会干校,离保俶花园仅100米左右。

  “九长制”是西溪街道今年探索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九长,包括网格长、自管小组组长、民警交警、城管监管队长、保安队长、楼道长、社团负责人、文体队长、小区周边机关企事业单位片长,多方共同参与小区治理。

  学校里有120多个停车位,也仅仅基本满足老师和学员们的停车需求,并没有多少空余。不过,学校的停车高峰在白天,晚上就空着了,这刚好和隔壁小区的停车高峰错开。

  为什么愿意拿出学校的资源给外面的人停车?

  昨天下午,我采访了浙江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副校长谭好奇。他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老旧小区停车难,严重影响消防通道,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是一定要解决的,这是社会责任。

  谭好奇说:“学校和小区是连在一块儿的,既然有条件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就有义务。一开始,学校内部也有不同意见,但这是利民的事情,换位思考,到了晚上,学校的培训结束了,车位空出来了,如果不利用,就是浪费嘛。这样跟大家讲了道理后,意见就统一了。”

  保俶花园开始实施“无车化小区”,是在7月11日。几个月下来,效果很不错。

  “居民们都很自觉,大部分人早上都会把车开走。我们也倡导学校里的老师和学员绿色出行,边上就是地铁站,很方便的。”谭好奇说。

  本来免费停车

  现在每个月要缴300元

  居民会同意吗?

  钱潮说,当初社区做出打造“无车化小区”的决定,是顶着很大压力的。这压力一部分就来自于小区居民,“据我了解,杭州其他小区也没做过,就怕这件事做不好。”

  车子停在小区里,是免费的,但是停到浙江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的停车场,每个月要缴300元的停车费,一年下来,就是3600元。

  不过,和居民讲清利弊后,让钱潮没想到的是,大部分居民还是能理解的。

  “居民挺配合的,会主动缴纳停车费。”钱潮说。

  但话说回来,自己的小区不让停,停到别的地方去要多走不少路,肯定有人不乐意。况且,从停车免费到停车收费,一下子接受不了的居民也有。

  64岁的吕阿姨在保俶花园住了30多年,家里有两辆车子,一年下来,就得缴7200元停车费。“不小一笔钱嘞。但陈组长天天上门来跟我们讲‘好处’,我们听听,觉得有道理。”

  “陈组长”叫陈启华,69岁,做自管小组组长两年多了,是个热心肠。

  吕阿姨说的“好处”,就是小区实行“无车化管理”后带来的改变:

  放快递柜的地方有了,放休憩座椅的地方有了,小孩子玩耍的地方有了,居民搞活动的地方也有了。更重要的是,小区道路宽敞了,消防车和救护车都能开得进来了。

  一棵大桂花树下,居民们坐在一起聊天。

  事实上,以前在小区里停车,邻居之间抢车位难免会发生矛盾。“即使抢到车位了,也不开心。”

  钱潮说,基层治理没有什么法宝,靠的都是邻里情。中国人是很注重邻里文化的,保俶花园能打造“无车化小区”,得谢谢小区里的每一位居民。

  “智慧”道闸、三色停车位

  解决小区停车难,

  杭州想了很多办法

  停车难,是老旧小区的“老大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杭州的小区探索了许多新方法。

  仓基新村装上了橙白相间的“智慧”道闸,车流量、收入数据、剩余车位、异常率都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停车更方便了。

  丁兰街道在试点错时停车,今年夏天,丰兰弄、蕙北支路和长裕巷3条支路实施夜间错时停车试点,允许小型车辆单边停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周边小区的停车难问题。街道还联合交警部门,和辖区部分“只卖不租”的地下车库开发商商谈,让开发商开放地下车库给小区居民有偿使用。目前也有部分开发商同意,一共开放了近6000个车位。

  怎么充分利用好小区里的停车位?丁兰街道探索推出了三色停车位,有绿色、白色、黄色。这是丁兰街道为满足不同区域居民出行需求而“量身定制”的。

  绿色停车位28个,限时免费停车20-30分钟,主要是集中在辖区3个农贸市场、药店周边。这些车位,能满足居民生活、购物等短时停车需求。

  错峰时段黄色泊位120个,停车时间为下午5点至第二天早上7点,集中在蕙兰雅路、长虹路等通行要道。白天保障路面畅通,晚上解决停车难问题。

  常规收费白色停车泊位80个,分布在卫生服务中心周边,主要是解决居民看病停车难。

  打造“无车化小区”

  是否值得推广?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老旧小区,年复一年,它们变得越来越陈旧,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化的生活需求,相关问题也逐渐凸显。停车难就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

  保俶花园打造“无车化小区”的做法,是否值得推广?欢迎你来和我们说说。

  记者林建安 文/摄

  通讯员 赵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