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渔民兄弟发来的小视频和图片看到,蓝天白云,海鸥成群。
天气好,渔民们的心情更好!
一网网渔获被起到甲板上后,满船金黄,闪闪发光,来自大海的鲜活生命在甲板上蹦跳。
渔民们忙着分拣,你一箩,我一筐,小黄鱼被分成一筐又一筐。中间夹杂着不少大鱼,露出狰狞利牙的鳗鱼被戴着手套的渔民一把抓起,扔出了黄鱼群。
这两天,舟山渔民们迎来了复工复产后的第一水(按照当地说法,起风了渔船就要回港,所以船只回港的次数,就称为“水”)。
据嵊泗的一位船老大介绍,这次出海,渔获多,一网少则五六十箱,多则一百来箱。他所在的海域小黄鱼成了主角。除了小黄鱼,梅童和螃蟹的产量也较高。
明后两天,逢小水潮,渔船回港,也就是说,大家马上就能吃到透骨新鲜的海鲜了。
一米多长50斤重的石斑鱼
船老大说捕鱼几十年没见过
嵊泗黄龙的船老大李军碰到了一个“大家伙”,一条50斤重、体长一米多的石斑鱼。
他说自己捕鱼几十年,这么大的石斑鱼没见过,鱼箱都装不下。船员们纷纷和它拍照留念。
今年,李军喜获丰收,他之前捕过一水,带回4000箱渔获,卖了30多万元。2月18日,他再次出海,又意外捕获这条石斑鱼。
渔民们在海上工作,也做好了防控。“船上会消毒,我们上岸时都要测体温。”李军说。
岱山籍船老大钱志芳说,其实还有大量的渔船没有出海,所以现在出海的渔船都喜获丰收,“我们岱山有八九百艘帆张网船,现在出海的也就两三百艘。宁波奉化有五六百艘帆张网船,一艘都没开过。光舟山而言,6000多艘渔船,出海的也就2000艘而已。”
船上顿顿最新鲜的食材
清蒸、红烧换着花样烧
包仁泉年少的时候,捕过四年鱼,现在70岁了,心心念念想再出海一次,这次终于如愿。他是嵊泗洋山岛人,退休后住在嵊泗县城,喜欢摄影,今年春节,他回老家过年,碰到疫情,哪里都去不了,“那就干脆去海上吧。”
正月初八,他跟着岛上的晚辈出海,刚上船的时候,风平浪静,五六个小时后,渔船到了外海,那真叫无风三尺浪。“渔船在浪里颠簸,摇晃得厉害,第一天晚上,我坚持在甲板上看他们作业,拍渔获,拍他们作业的样子。”包仁泉上的是拖虾船,“一网捕捞上来时,除了各种虾,还有玉秃鱼、鮟鱇鱼、鲳鱼等。”
第二天,包仁泉就坚持不住了,晚上,他晕吐得没力气再上甲板,在船舱里睡觉。到了第三天,他想想不对,50年了好不容易才出趟外海,就坚持着再次上了甲板。
海上的美景,加上顿顿最新鲜的食材,清蒸、红烧换着花样烧,这让包仁泉心情无比愉快。
包仁泉他们这条渔船,码头有卸货工人在等着,他们在海上待了六天就提前返航了。
捞上来最多的是小黄鱼
这段时间好吃的要数皮皮虾
昨天,舟山国际水产城码头一片繁荣景象,渔船一到港,就被抢购一空。
“昨天和今天,每天都有20多只渔船回港卸货,带回小黄鱼、梅童鱼、皮皮虾、鮟鱇鱼、鲳鱼等等。”舟山国际水产城交易服务部副部长胡雷平说。
小黄鱼、玉秃鱼、鲳鱼等,舟山人称为“杂鱼”,随着它们到岸越来越多,价格开始回落,“现在是新年第三水。第一水是正月初六,第一批船回码头,数量才七八只;第二水是正月廿二左右,回来的全是嵊泗帆张网船,大概一百多只;全面复工复产算是第三水,也就这两天,帆张网船回来更多了,不光是嵊泗,还有岱山的渔船。”
胡雷平说,“渔获中,带鱼非常少,上一水的时候,一条船上还有几箱带鱼,到了这一水,我在码头几乎没怎么见到,还有红膏蟹数量少,价格也高了,批发价都要70元一斤。”
现在这个季节,捕捞最多的是小黄鱼,但是,好吃的要数皮皮虾,已经快到长膏的时候了。
这两天,皮皮虾的价格也下去了。“前几天,皮皮虾的统货(统货是指未分拣的水产品,大的小的、肥的瘦的、死的活的、公的母的都有)价格起码要30元一斤,随着渔船回来越来越多,现在只要十七八块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