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团队,就是我们的护理团队。医生有多重要,我们的护理姐妹们就有多重要。”

  昨天,“硬核”医生——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提到,抗击新冠肺炎这场硬仗,护士的作用不容忽视。

  浙江派出援鄂医务人员1990人
每批的护理人员
几乎都是医生的两到三倍

  张文宏说得不错。2月11日晚央视《新闻1+1》节目,曾公布过一组数据:截至2月9日24时,全国共有19800名左右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其中护士约14000人,约占75%,其中90%以上是女性。据昨日新华社消息,目前,全国地方和军队系统已派出4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而在我们浙江,截至2月19日,浙江省共派出支援湖北医务人员1990人,其中,护理人员占了很大比例,几乎是医生人数的两到三倍。

  1月25日,浙江派出第一批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141人,其中42名临床医生,93名护理人员;

  2月9日,杭州派出第三批医疗队266人,临床医生60人,护理人员200人;

  2月14日,浙江第四批援武汉医疗队453人,其中医生115名,护士320名……

  这些护士大多是来自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内科等专科的护理人员。

  护士的工作量非常大
做的都是和患者接触非常密切的护理工作

  在抗疫一线战场,护士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月11日晚,主持人白岩松现场连线中华护理学会吴欣娟理事长,了解一线护士抗疫的情况到底如何?

  白岩松:今天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的负责人说现在在武汉90%-100%的患者都需要补充氧气,20%-25%的患者都需要密集护理,5%-10%的患者需要一定程度的机械通气,这对卫生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是不是大部分都要由护士来承担这个密集护理?

  吴欣娟理事长:密集护理就是说,很多的工作,实际上是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去帮患者解决问题,像上呼吸机、气管切开、上ECMO等这样的危重患者,护士不仅每天要做一些治疗性护理,如每天要给患者吸痰、管道护理等,还要给患者做生活护理,如给患者翻身、口腔护理等一些基础护理工作。同时,还要做一些消毒隔离等相关防范工作,这些和非传染性的病房还不一样,可以说护士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都是在做跟患者接触非常密切的护理工作。

  她们是与患者
接触最多、最危险的群体

  在隔离病区,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人,很多治疗的实施都需要护士来完成,尤其是重症病区,患者所有的护理几乎都依赖护士,包括饮食、大小便、气道管理,一刻都不能离人。如果是重症监护室里,病情危重的病人,护士还要随时监控各种监护设备的情况,要为患者进行补液等专业操作。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由于资源、人员的紧缺,护理人员们往往付出更多。

  特别要说明的是,护理人员中,除了“姐妹”,还有“男护”。像浙大邵逸夫医院,支援荆门单独组建的35人呼吸危重治疗团队中,有16位护士,其中11位男护士,5位女护士。

  昨天,快报记者连线几位援汉护士,了解她们在一线抗疫的真实情况。

  护目镜很容易就沾上水雾
我“叶一针”的名声怕是要毁了

  叶蕾:浙江医院ICU护士。浙江省第二批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支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对叶蕾来说,早就没了几月几号、星期几的概念,只有白班、夜班、休息,再白班、夜班的轮回。

  叶蕾是重症组的护理副组长,前阵子,防护物资不够用,节约防护物资的方法就是把每次穿上防护服后的工作时间拉长,原来4个小时一班,变成了6个小时一班。

  “如果是早上9点到下午3点的班,需要6点30左右起床,不敢吃稀饭,也不敢喝牛奶喝水,7点半出发赶到医院开始各种准备工作。我们都会在里面穿上安心裤,然后严格按照防护要求穿上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因为这一套穿上之后,是整整6个小时。”

  叶蕾曾获浙江医院护理技能大赛第一名,扎针又稳又准,人称“叶一针”,但穿上防护服,扎针难度大大增加了。

  “有时候护目镜很容易就沾上水雾,到后面,只能看见一个模糊的影子,非常妨碍视线。”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该给患者扎针还是得扎针,该给患者翻身,还是得翻身。叶蕾开玩笑说:“我‘叶一针’的名声怕是要毁了。”

  不吃不喝高强度工作6个小时,几近虚脱。从隔离区走出回宾馆,漫长而又筋疲力尽,有一次下班回到酒店,她吐到排山倒海,明明已经近十个小时没有吃任何东西了。

  “6小时一班强度确实很高,后来防护物资稍稍缓解了,变成了4小时一班,感觉好多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好像很快就过去了!”叶蕾口气是轻松的,但其实就在前几天,组里两位护士都在工作中晕倒了。

  这阵子,为让患者的氧饱和度提高,普遍需要采取俯卧位通气,“有个患者180斤,我们几个人穿着防护服搬动他非常困难,一移动就一身汗。”可是看着他来之不易的90%以上的氧饱和度,又感觉一切都那么值得。

  很多患者气管插管,不能说话,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护士们又戴着层层口罩,说话也费力。于是,叶蕾她们画了很多示意图,可爱的、卡通的,让交流变得方便,而这并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更是一种温暖。重症病房里,除了机器的滴滴声和消毒水的味道,也少不了这样的温暖。  

  除了治疗,病人的吃喝拉撒全部要管
 还要处理垃圾、给病区消毒
坚持每天和患者逗逗乐

  陈彦洁:浙江省立同德医院ICU护师。1月25日驰援武汉第四医院重症隔离病房。一转眼,在武汉快1个月了。

  “重症隔离病房的护理工作很繁重,除了治疗,病人的吃喝拉撒全部要管,还有垃圾处理、病区消毒等工作,此外,也要坚持每天都和患者逗逗乐,排解他们的心理问题。”

  22床的阿姨,病情有点危重,一直在呻吟,要隔几分钟就过去看望她。“我真希望阿姨能挺过去,与家人团聚。”这几天,阿姨氧饱和度曾下降到30、40,经历过几次抢救,好在都是有惊无险。

  上周四,巡查病房时,陈彦洁发现阿姨在扯氧气管,就走过去给她整理管路,阿姨“哎哟哎哟”艰难地对她说,“姑娘,能给我唱首歌吗?”“阿姨,我五音不全,唱不好。你想听什么歌,我唱给你听!”看着阿姨期盼的眼神,陈彦洁已经忘记了“在隔离病房尽量少开口,因为你张嘴呼吸,容易被感染到”的嘱托。

  “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陈彦洁唱了一曲《隐形的翅膀》,本来喘气很急的阿姨听着陈彦洁唱歌不再叫喊了,而是很平静地望着她。

  “那一刻,我只觉得我做对了,虽然不太擅长唱歌,但是我不仅是唱给这位阿姨听,更是唱给武汉所有的患者,希望用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的‘隐形翅膀’助患者们早日康复。”

  “已经不记得到底有多少个我接管的患者出院了,患者进进出出,但情况有在好转,病区里已经有空的床位了。”陈彦洁说。

  我们给病人戴上无创面罩
呼吸机一直报警
又试高流量吸氧装置,她果真舒服多了

  2月14日9时许,浙大二院171人医疗队驰援武汉。171人中,包括41名医生、122名护士和8名管理及后勤保障人员。护士人数是医生的三倍。

  浙大二院援鄂抗疫医疗队2月14日抵达武汉后,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重症监护室(ICU)。在经历快速的病房改造、设备安装、人员调配、流程优化后,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于2月15日20时开科收治病人。医生开立医嘱,护士执行医嘱,一切井然有序,一切小心翼翼。36小时内,ICU便处于基本满员的运转状态。

  一位69岁的大伯情况很不好,储氧面罩下氧饱和度仅为60%。经验丰富的护士张健,早早准备好高流量吸氧的装置。经高流量吸氧,大伯的氧饱和度在85%至88%之间波动。大伯一脸焦虑地问:“现在氧饱和度好吗?上来了吗?”张健安置好大伯,把大伯的手机放到他床头,耐心地回答说:“放心,上来很多了。我给您关灯吧?安心休息,才能降低氧耗。不要多想,您的情况,我一直监护着呢。我一直在您身边,加油!”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沈月婷2月17日这天值夜班,总共收了3位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病人。无创呼吸机的使用,需要病人的高度配合。其中有个女病人,五六十岁,身体很虚弱,连讲话的力气都没有,戴上无创面罩后,呼吸机一直报警。“人机对抗很严重,我调试很久,都搞不定。于是,我们决定试试高流量吸氧装置。果真,戴上高流量鼻塞后,这位病人就舒服多了,血氧饱和度也能维持在较高水平。”

  查房时,有个病人轻声问沈月婷:你们啥时候回去?她回答:“我也不知道,但是你放心,我们既然来到这里,就一定这个事情搞定了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