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2018级财政学学生邵之博如愿收到了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他凭借复试第一,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敲开了浙江大学考古学的大门。这背后是他长达三年漫漫考研路的一步一个脚印,也是他自主撰写54万字《考古博物基础》“厚积”下的“薄发”。

  邵之博下定决心考考古学研究生的契机是他大一下学期的一场采访,采访对象是同学院2019届考上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的学姐吴雨歆。在对话中,本身就对人文社科类学科兴趣广泛的邵之博接触到了考古人类学并对此产生兴趣,并且找到了考研之路的“领路人”。

  “学姐愿意指导我帮助我,加上自己对考古学的理解和热爱,我很自然地上了‘考古’的船。”邵之博说,“前辈的学习笔记的第一页有一句留言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后来编写书目的时候,把它作为全书的前言:历史的细节早已模糊不清,历史的精神却异常分明。时空距离产生的朦胧感和多样性孕育了共情的土壤,这就是考古学的浪漫所在。面对一块来自数千年前的陶器碎片,人们将会无比真切地感慨时间沧海桑田:从亘古直到无尽的未来,这是属于我们共同的宝贵记忆。”

  从普遍认知上“热门”专业财政学转向“偏冷门”的考古学,邵之博心里也曾挣扎过,他不确定这一转变是否能得到父母的支持。

  令他意外的是,父母得知他这一想法好非常支持。于是从大一开始,邵之博开始广泛阅读考古学专业书籍,并在大二学期每周到浙江大学旁听。

  备考期间,邵之博发现考古学专业相关教科书都很有年头。如今不断积累的田野资料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这些年来学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改变。为获取更具时效性的知识,他需要读更多的书、了解更全面的信息。出于方便备考的需要,邵之博整合新旧书籍,开始了对《考古博物基础》的编撰。

  《考古博物基础》的第一版原始书稿是来自邵之博的“领路人”吴雨歆的考研笔记。在学姐提供的架构基础上,邵之博历时两年整理、扩充出了54万字的《考古博物基础》第二版。这本诞生在浙财大的文博和考古专业考研宝典,在校内外备考考古文博专业的学生们当中也小有名气。谈到自己的编辑工作,邵之博说:“在大学阶段,我们不应再是教科书的硬盘和存储机器,对知识形成系统性认识非常重要,从对40多本专著和381篇专业文献的阅读和思考中,我能够初步营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研究生阶段,我希望在导师的指导下将这本‘考研笔记’完整成为一本专著。”

  为了提高专业素养和增加文博方面的实习经验,邵之博还利用课余时间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做讲解员,一做就是快三年,“小博老师”的称号也因此而来。在讲解工作中,邵之博不会完全照本宣科博物馆提供的通用讲解稿,而是结合自己的风格与对文物的见解,改编出一篇富有“小博老师”色彩的约5万字的讲解稿。他坦言:“要把这五万字讲得清楚、有条理,肚子里得有五十万字的料,才不会让人觉得是瞎编、是散讲。”

  观众提出的问题是他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不断探索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解释清楚专业性问题的过程中,他完成了对自己知识能力的考验。听众的良好反馈也激励他将这份工作做得长久,做得越来越好,“我看到一个来到我们博物馆的小朋友的留言,说‘我想当考古学家’。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它也带给我好多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本科四年的财政学的学习对邵之博进行考古学的研究不无帮助。他分享道:“经济学让我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让我对各种理论加以了解,对事物形成自己的评判标准和认识体系。”他还因此把《良渚原始财政》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题目,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两个学科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不论是钻研学术、整理书籍的“笔者”、“编者”,还是在博物馆内口若悬河的“小博老师”,邵之博总能发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正像他在采访中所说的那样,“学习不是一件艰苦卓绝的事情。当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体会到这个过程的快乐,坚持不懈就显得并不困难,而是一种习惯。”(通讯员 赵蕾 洪千然 杨紫)